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乌夜啼·其五》
《乌夜啼·其五》全文
宋 / 卢祖皋   形式: 词  词牌: 乌夜啼

段段寒沙浅水,萧萧暮雨孤篷。

香罗不共征衫远,砧杵客愁中。

别恨慵看杨柳,归期暗数芙蓉。

碧梧声到纱窗晓,昨夜几秋风。

(0)
注释
寒沙:冰冷的沙滩。
浅水:水面较浅。
萧萧:形容风雨声凄凉。
暮雨:傍晚的雨。
孤篷:孤独的船篷。
香罗:香气浓郁的丝织品。
征衫:出征者的衣服。
砧杵:捣衣石和棒槌,用来捣衣。
客愁:旅途中的忧愁。
别恨:离别的愁绪。
慵看:懒得看。
杨柳:象征离别和思念。
芙蓉:荷花,也指代时间流逝。
碧梧:青翠的梧桐树。
纱窗:薄薄的纱制窗户。
几秋风:经历了几次秋风。
翻译
寒冷的沙滩浅水边,傍晚的风雨中孤舟摇曳。
香气四溢的罗带无法随征人远去,只有捣衣声在旅人的愁苦中回荡。
离别的愁绪懒于观赏杨柳,默默期待归期,只能数着芙蓉花瓣。
清早纱窗外传来梧桐叶的声音,那是昨晚秋风的余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情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离愁。开篇“段段寒沙浅水”、“萧萧暮雨孤篷”,设定了一种秋末冬初的萧瑟氛围,水边的冷沙和傍晚的细雨共同营造出一种寂寥孤独的感觉。

接下来的“香罗不共征衫远”、“砧杵客愁中”,则是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里的“香罗”可能指的是亲手缝制的温暖衣物,而“砧杵”则是织布时的声音,通过这两象征性的物件,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人的思念和孤独感。

“别恨慵看杨柳”、“归期暗数芙蓉”,表明诗人在离别之际,对于春天的柳树和花草都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这里的“慵看”和“暗数”都是对时间流逝和离别感受的一种体现。

最后,“碧梧声到纱窗晓”、“昨夜几秋风”,则是对清晨鸟鸣声响起时,诗人内心复杂情绪的抒发。这里的“碧梧声”指的是早晨鸟鸣的声音,而“昨夜几秋风”,则是在询问昨晚那阵似有似无的秋风,是哪一年的秋风,是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日常物件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卢祖皋

卢祖皋
朝代:宋   字:申之   号:蒲江   籍贯:永嘉(今属浙江)   生辰:约1174—1224

卢祖皋(约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人(今浙江温州人)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书郎、累官至权直学士院。。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凡96阕。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近体诗8首。
猜你喜欢

黄莱轩见怀依韵奉谢·其四

珍重仙城老太邱,篇诗寄我锦云稠。

续貂有句祇堪哂,得兔忘蹄可莫留。

笑看烟霞追放犊,閒依云水侣浮鸥。

橘洲荔圃年年熟,肯羡人间千户侯。

(0)

寄怀梁云端时连雨七旬矣云端西游三旬矣

芳草凄凄古粤州,王孙何事太淹留。

春风独赋桃花什,西水曾归一叶舟。

到处江山新入眼,离居风雨故添愁。

何时晴霁还相过,莫遣千红送乱流。

(0)

沈章山参政见示咏雪佳作奉和·其二

春来玉女行春令,碎剪瑶花落九天。

河汉有云连水岸,江南无地不风烟。

樵夫阻冻晨撑户,钓叟凌寒晓拂船。

山郭寂寥无的事,偷閒高枕且安眠。

(0)

送叶养直归龙山·其三

西石终吾隐,东皋与尔登。

笑谈花底坐,丝管竹间腾。

羊仲联三径,龟书抵十朋。

年来閒讨论,时得问多能。

(0)

得同亭杂咏·其一

风雨晦冥冥,独坐得同亭。

微茫松隔水,萧飒竹临汀。

远意空千古,春山且一瓶。

醉来歌白石,天晚少人听。

(0)

立春和卢星野方伯韵杂兴·其二

云雨暗山窗,残书乱竹床。

倦游思稳睡,知止且深藏。

风暖菜花烂,烟轻草树光。

更堪供美馔,芹叶涧边长。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