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宝林僧舍因忆亡友潘启纯》
《过宝林僧舍因忆亡友潘启纯》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曾伴戴颙栖遁处,今成桑扈返真庵。

井沉桐月香台侧,窗掩松风石涧南。

每借佛灯翻贝蕳,几听僧梵绕花龛。

残经应已封蛛网,犹记山房半夜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逝去友人潘启纯的追忆,通过描述宝林僧舍的环境与氛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意境。首联“曾伴戴颙栖遁处,今成桑扈返真庵”以历史人物戴颙与桑扈为引子,暗示了诗人与友人曾一同隐居的生活,如今友人已逝,诗人独自怀念,仿佛回到了往昔的时光。颔联“井沉桐月香台侧,窗掩松风石涧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井边的桐月、窗前的松风和石涧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充满自然之美的环境,同时也暗含着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颈联“每借佛灯翻贝蕳,几听僧梵绕花龛”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宗教与自然融合的氛围,诗人似乎经常在佛灯下翻阅经书,聆听僧人的梵唱,这些场景不仅体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亲近,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尾联“残经应已封蛛网,犹记山房半夜谈”则以“残经”与“蛛网”的意象,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但诗人依然记得与友人在山房中深夜长谈的情景,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深切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在自然与宗教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充满了对生命、时间与友情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鸥波道人汉书叹

绛云楼中十万卷,鸥波道人汉书最珍奇。

晚以兼金归甬上,拟之江南国主挥泪别故姬。

周郎展卷三嗟咨,汉书卷首何无汉官仪。

周郎斯言岂独悼鸥波,身世百感盖纷披。

一归海虞再甬上,名节递降难言之。

平康故院争柳妓,晚来卖国同符契。

不独衣冠惭司隶,周郎掩卷刲羊祭。

何不补写平陵之歌吊翟义。

(0)

戏题钱氏铁券三首·其一

长腰十斛换渔人,什袭传贻永世珍。

历数从来曾赐券,问谁终获保其身。

(0)

闻河南得雨志喜

江乡春雨略虞多,恰喜晴明景色和。

闻道豫郊被甘泽,正逢农月利嘉禾。

雨旸时若常希遍,南北难均更易过。

诚使履丰寰宇庆,吾将端拱惬如何。

(0)

黄田道中·其二

险中谁着架山楼,地望参差岂自由?

涧底长松无一语,茆檐倾水与梳头。

(0)

过定兴城观集

稻梁异色菽豆黄,大车小担来村庄。

骈肩侧立官道旁,颁斌笑语争输将。

旧逋官税今并偿,归家盎缶犹余粮。

田家一饱如小康,乐岁之乐殊未央。

感怀忽说去年荒,曩者霖潦成水乡。

县官议赈急发仓,妻子啜泣犹啮糠。

入城逡巡乞一浆,辘轳中道回饥肠。

今年收获可补疮,又恐谷贱为农伤。

吾侪饥饱仰雨旸,篝车之愿那可常。

安得城门年年输入千万箱,不以菜色登公堂。

(0)

春日题仲兄冶亭书斋二首·其二

南丰宦游地,水木爱潇洒。

虽无名士轩,临水缅欧冶。

此池非明湖,此亭非历下。

鹊华在何许,乌石极秀雅。

一篇《道山记》,文字几传写。

僻陋本在夷,赖有登探者。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