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凌空望渺微,层层烟锁雾云衣。
深山古木高千丈,怪石青苔绕四围。
空有石衔仙骨在,想应人逐彩鸾飞。
洞中仙子今何往,欲上雕鞍不忍归。
峭壁凌空望渺微,层层烟锁雾云衣。
深山古木高千丈,怪石青苔绕四围。
空有石衔仙骨在,想应人逐彩鸾飞。
洞中仙子今何往,欲上雕鞍不忍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超自然的色彩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峭壁凌空望渺微,层层烟锁雾云衣。" 这两句写出了山势的陡峭和气氛的迷离,山峰直入云霄,仿佛与天相接,而层层叠叠的云雾又如同一件飘逸的长袍,笼罩着整座山峰,使人难以窥见其真容。
"深山古木高千丈,怪石青苔绕四围。" 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山中景象,古老的树木参天而立,其高不可攀,而怪异的岩石则被青苔所覆盖,显得既神秘又宁静。
"空有石衔仙骨在,想应人逐彩鸾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憧憬和向往之情。在这片深山古林中,只留下了传说中的仙骨,而凡人则只能追随那些传说中乘坐彩色云霓而飞升的仙翁。
"洞中仙子今何往,欲上雕鞍不忍归。" 最后两句写的是诗人对洞中的仙子的想象,他们可能是去向更高的境界,但又因着对现世的留恋而不忍心告别,这里的“雕鞍”可能指的是仙人的坐骑,也代表了仙界的荣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山水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神仙世界的憧憬,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永恒之境的精神追求。
蓟门昔在烽尘中,匈奴火照西山红。
毡庐相望赤县隘,枭骑未厌神畿空。
君王拊髀过郎署,侍臣扼腕谈边功。
每饭不忘钜鹿战,千金先发华阳宫。
邯郸少年游侠子,腰间匕首悬秋水。
出身愿属羽林儿,横行誓夺单于垒。
腾装夜别纵博场,贳酒朝辞挟瑟伎。
马上风云八阵成,帐前鼓角三军起。
故人新贵宠轩墀,乱后高名众始知。
国士渐看投笔至,主恩况许请缨为。
天寒恒岳倚长剑,雪满滹沱拥大旗。
归来汉苑生春草,见尔论兵散幕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