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子参募兵真定诸郡》
《送张子参募兵真定诸郡》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蓟门昔在烽尘中,匈奴火照西山红。

毡庐相望赤县隘,枭骑未厌神畿空。

君王拊髀过郎署,侍臣扼腕谈边功。

每饭不忘钜鹿战,千金先发华阳宫。

邯郸少年游侠子,腰间匕首悬秋水。

出身愿属羽林儿,横行誓夺单于垒。

腾装夜别纵博场,贳酒朝辞挟瑟伎。

马上风云八阵成,帐前鼓角三军起。

故人新贵宠轩墀,乱后高名众始知。

国士渐看投笔至,主恩况许请缨为。

天寒恒岳倚长剑,雪满滹沱拥大旗。

归来汉苑生春草,见尔论兵散幕迟。

(0)
鉴赏

此诗《送张子参募兵真定诸郡》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招募士兵的场景。

首句“蓟门昔在烽尘中”,以“蓟门”象征北方边疆,烽烟四起,暗示战争的紧张局势。接着“匈奴火照西山红”,运用夸张手法,渲染出战争的惨烈,烽火连天,映红了西山。随后“毡庐相望赤县隘,枭骑未厌神畿空”,描述了战场上的混乱与破坏,毡庐(蒙古包)相望,赤县(指中原地区)被战火包围,枭骑(敌军)未退,神畿(京城)空虚。

“君王拊髀过郎署,侍臣扼腕谈边功”,展现了君臣讨论边防战事的情景,君王抚髀(拍大腿),表示对战事的关注,侍臣则紧握手腕,谈论边疆的军事功绩。接下来“每饭不忘钜鹿战,千金先发华阳宫”,说明君王时刻不忘历史上的战争,甚至不惜花费巨资来筹备军事行动。

“邯郸少年游侠子,腰间匕首悬秋水”,描绘了一群勇敢的少年,他们身怀绝技,腰间悬挂着锋利的匕首,准备投身战场。紧接着“出身愿属羽林儿,横行誓夺单于垒”,表达了这些少年们愿意成为羽林军的一员,誓要夺取敌人的要塞,显示了他们的豪情壮志。

“腾装夜别纵博场,贳酒朝辞挟瑟伎”,描述了他们在夜晚离开,前往赌博场所,清晨则带着酒和音乐家出发,展现了他们既英勇又充满生活情趣的一面。最后“马上风云八阵成,帐前鼓角三军起”,形容他们在战场上迅速布阵,鼓角齐鸣,三军齐发,显示出军队的纪律与战斗力。

“故人新贵宠轩墀,乱后高名众始知”,指出在战乱之后,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人因为战功而受到重视。接着“国士渐看投笔至,主恩况许请缨为”,表达了更多有才能的人愿意从文职转为武职,为主效力。最后“天寒恒岳倚长剑,雪满滹沱拥大旗”,描绘了战士们在寒冷的天气中,倚靠长剑,雪中拥旗,展现出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招募士兵的紧迫性,同时也歌颂了勇士们的英勇与忠诚。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梅轩别号为浏寿德张宥题

一轮月照梅花卷,万点春回铁树枝。

欹枕梦魂清彻骨,开窗风味暗投机。

孤山放鹤雪消候,商鼎调羹子熟时。

无限可人天意思,穷冬冷处挺丰姿。

(0)

庐陵锦原曾地师月鉴别号

银汉无声万籁收,玉蟾光满洞庭秋。

山灵无处藏踪迹,水国通霄见斗牛。

平濑澄花沉碎璧,晴波晖影上危楼。

阿谁打坐清虚府,笑览江天景色悠。

(0)

和邑博林吴航韵四首录二·其二

笑狎沙头鸥鸟群,鸾翔凤翥不相闻。

水天月色人何在,渔火江风夜半分。

爱我有情能识我,见君无地却思君。

六经煨烬难凭据,同向先天妙处论。

(0)

和邑博林吴航韵四首录二·其一

天马真空冀北群,吴江枫落协前闻。

词源鬼泣并神泣,义理更分与漏分。

樗栎却怜多类我,梅花翻恨不如君。

一缄拜领焚香诵,似在春风北面论。

(0)

閒中口号

困倦无聊懒作诗,高山音调少人知。

欲将心向渔郎说,何处江头好钓矶。

(0)

勉儿曹

少年休恃少年误,我亦从来做少年。

失着一鞭向前去,望洋今日叹流连。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