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景馀今日,流阴尚屡迁。
山容辞夏去,树色向秋偏。
石白将欺藓,波红有败莲。
何须叹代谢,旋转自年年。
炎景馀今日,流阴尚屡迁。
山容辞夏去,树色向秋偏。
石白将欺藓,波红有败莲。
何须叹代谢,旋转自年年。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末尾时节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首句“炎景馀今日”,点明了夏日余晖的主题,炎热的阳光逐渐消散,暗示着季节的更替。接下来,“流阴尚屡迁”则进一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虽然夏日即将过去,但阴云的变换依然频繁,预示着秋天即将到来。
“山容辞夏去,树色向秋偏”两句,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和树以情感,山峦似乎在告别夏天,而树木的颜色则偏向于秋天的色调,形象地表现了季节转换的过程。
“石白将欺藓,波红有败莲”描绘了岩石与苔藓、水面与残荷的对比,白色的石头似乎要覆盖掉绿色的苔藓,红色的水面则映衬着枯萎的莲花,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夏日末尾的景象。
最后,“何须叹代谢,旋转自年年”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豁达态度,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是自然而然的规律,无需感叹,每年都会循环往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夏日末尾到初秋过渡时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