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控吟鞭驿馆遥,红毡马上梦初消。
雪登麦积秦筝苦,雨歇丛台赵女娇。
泥滑滑,鬓萧萧,故园仍傍斩蛟桥。
老夫输却龙孙健,挟雨齐抽十万梢。
曾控吟鞭驿馆遥,红毡马上梦初消。
雪登麦积秦筝苦,雨歇丛台赵女娇。
泥滑滑,鬓萧萧,故园仍傍斩蛟桥。
老夫输却龙孙健,挟雨齐抽十万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连绵不绝的苦雨时的内心感受与外在景象的融合。首句“曾控吟鞭驿馆遥”,诗人曾在遥远的驿站挥动马鞭吟诗,暗示了过往的豪情与自由。接着,“红毡马上梦初消”一句,通过梦境的消散,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
“雪登麦积秦筝苦,雨歇丛台赵女娇”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前句以雪中攀登麦积山(可能指某座山名)比喻艰难与痛苦,后句则以雨后的丛台(可能指某处景观)形容女子的娇美,展现了自然与人性的双重面貌。
“泥滑滑,鬓萧萧,故园仍傍斩蛟桥”进一步描绘了苦雨中的环境与人物形象,泥泞的道路、稀疏的鬓发、古老的桥梁,构成了一幅凄凉而怀旧的画面。最后,“老夫输却龙孙健,挟雨齐抽十万梢”以老夫自喻,与龙孙(可能象征生命力旺盛的事物)形成对比,表达了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也隐含着对生命力顽强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往昔美好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抗争。
大朴日已漓,小智恒自伐。
汉廷功名士,石奋能超越。
醇谨本少文,中涓受书谒。
洵美一家让,万石供岁月。
建归入子舍,忘已垂白发。
庆误坐车中,乃甘肉袒罚。
马尾数何勤,中裙浣无歇。
抱拙竟奚为,履道罔有缺。
眷焉简帝心,尊宠独昭揭。
功高信越辈,骄矜中道蹶。
欲别悲歌鸡又鸣,白头无计与刘生。
恩仇未尽心难死,独向田横岛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