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明水秀,尽属诗人道。
应是五陵儿,见衰翁、孤吟绝倒。
一觞一咏,潇洒寄高闲,松月下,竹风间,试想为襟抱。
玉关遥指,万里天衢杳。
笔阵扫秋风,泻珠玑、琅琅皎皎。
卧龙智略,三诏佐升平,烟塞事,玉堂心,频把菱花照。
山明水秀,尽属诗人道。
应是五陵儿,见衰翁、孤吟绝倒。
一觞一咏,潇洒寄高闲,松月下,竹风间,试想为襟抱。
玉关遥指,万里天衢杳。
笔阵扫秋风,泻珠玑、琅琅皎皎。
卧龙智略,三诏佐升平,烟塞事,玉堂心,频把菱花照。
这首《蓦山溪·其三》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作品,以山水景色和人物情感为背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和人生感慨。首句“山明水秀,尽属诗人道”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对美景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向往。接下来,“应是五陵儿,见衰翁、孤吟绝倒”将自己比作五陵豪侠,虽已年老但仍保持孤高的吟唱,引人共鸣。
“一觞一咏,潇洒寄高闲”表达了诗人借饮酒赋诗来寄托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而“松月下,竹风间,试想为襟抱”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淡泊的意境。下片转向更为深远的思考,“玉关遥指,万里天衢杳”象征着边关遥远和壮志未酬,而“笔阵扫秋风,泻珠玑、琅琅皎皎”则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采和豪迈的气概。
最后,“卧龙智略,三诏佐升平”暗喻自己才智如同诸葛亮,曾多次被朝廷征召参与国家大事,然而“烟塞事,玉堂心,频把菱花照”又流露出对往事的回味和对现实的反思,通过照菱花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山水为载体,融入个人经历与情感,展现出黄庭坚深沉的文人情怀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陶公爱佳节,对菊愁空杯。
日晏东篱下,竟见白衣来。
今君亦嗜饮,复有伊人才。
惜无王江州,黄花徒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