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龙吟.春夜听邻闺击鼓》
《水龙吟.春夜听邻闺击鼓》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水龙吟

玉罗窗亚红墙,飘来腰鼓黄昏闹。

腾腾紞紞,慢如琢玉,骤如悬瀑。

红漆槌儿,银涂架子,帘东斜靠。

落灯风几阵,催人揎袂,琅然响,钗应掉。

渐觉点声稀处,小楼前、雨声随到。

击损鼍皮,敲松犀钉,将愁都搅。

满耳筝琶,花奴何在,记他天宝。

倩邻娃暂歇,掺挝待我,作渔阳操。

(0)
鉴赏

这首《水龙吟·春夜听邻闺击鼓》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听鼓图景。开篇“玉罗窗亚红墙”,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精致的画面,玉罗窗与红墙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飘来腰鼓黄昏闹”一句,通过“飘来”二字,赋予了鼓声以动态感,仿佛鼓声从远处飘然而至,给寂静的黄昏带来了热闹的气息。

“腾腾紞紞,慢如琢玉,骤如悬瀑”三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鼓声的节奏变化,既有缓慢悠扬之感,又有急促激荡之势,如同雕刻玉石的细腻与瀑布倾泻的壮观并存,展现了鼓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红漆槌儿,银涂架子,帘东斜靠”几句,进一步描写了鼓的外观和摆放位置,红漆的槌子、银色的架子,以及斜靠在帘东的场景,不仅增加了画面的色彩层次,也暗示了鼓声可能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

“落灯风几阵,催人揎袂,琅然响,钗应掉”几句,通过“落灯风”、“揎袂”(卷起衣袖)等细节,展现了鼓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它所激发的情感反应,如女子的轻盈动作和钗饰的摇晃,都与鼓声产生了共鸣。

“渐觉点声稀处,小楼前、雨声随到”两句,巧妙地将鼓声与自然界的雨声联系起来,暗示了鼓声的持续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击损鼍皮,敲松犀钉,将愁都搅”几句,通过描述击鼓时对鼓皮和鼓钉的直接作用,表达了鼓声能够触动人心,甚至搅动内心的愁绪,展现了音乐艺术的感染力。

最后,“满耳筝琶,花奴何在,记他天宝”几句,将鼓声与其他乐器的声音相提并论,同时提及“天宝”这一历史背景,暗示了鼓声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它与传统音乐文化的联系。

“倩邻娃暂歇,掺挝待我,作渔阳操”则以邻家女孩暂时停止击鼓,等待诗人演奏《渔阳操》的情节结束,既体现了音乐交流的互动性,也预示着音乐的传承与延续。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夜听鼓的独特魅力,不仅描绘了鼓声的美妙与情感的波动,还蕴含了对音乐艺术及其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吴.徐盛

欲把江山鼎足分,邢真衔册到江南。

当时将相谁堪重,徐盛将军最不甘。

(0)

吴.赤壁

会猎书来举国惊,祗应周鲁不教迎。

曹公一战奔波后,赤壁功传万古名。

(0)

蕃中拘留岁馀回至陇石先寄城中亲故

蓬转星霜改,兰陔色养违。

穷泉百死别,绝域再生归。

镜数成丝发,囊收抆血衣。

酬恩有何力,秖弃一毛微。

(0)

久病初朝衢中即事

沉痾矌十旬,还过直城闉。

老马犹知路,羸童欲怕人。

久隳三径计,更强百年身。

许国将何力,空生衣上尘。

(0)

道州奉寄襄阳裴相公

悠悠世路自浮沈,岂问仁贤待物心。

最忆过时留宴处,艳歌催酒后亭深。

(0)

题诗紫极宫

宫门一闲入,临水凭栏立。

无人知我来,朱顶鹤声急。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