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华朝望迥,长门夕思孤。
萤流金殿暝,露下玉阶芜。
昔作鸣阳凤,今为绕树乌。
愁颜空似玉,咳唾不成珠。
宝镜尘将灭,罗裳色渐枯。
泪将寒漏水,夜夜滴空壶。
翠华朝望迥,长门夕思孤。
萤流金殿暝,露下玉阶芜。
昔作鸣阳凤,今为绕树乌。
愁颜空似玉,咳唾不成珠。
宝镜尘将灭,罗裳色渐枯。
泪将寒漏水,夜夜滴空壶。
这首《长门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身处深宫、饱受孤独与忧愁的女子形象。开篇“翠华朝望迥,长门夕思孤”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清晨时分,翠华(帝王出行的仪仗)映衬出女子远眺的孤独身影;而到了夜晚,长门(此处指深宫)中,女子独处的凄凉更加凸显。接下来,“萤流金殿瞑,露下玉阶芜”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暗、荒凉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女子内心的寂寞与哀伤。
“昔作鸣阳凤,今为绕树乌”两句,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女子从前的荣耀与现在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以“鸣阳凤”象征昔日的辉煌,“绕树乌”则象征如今的孤独与悲哀。接着,“愁颜空似玉,咳唾不成珠”更是直抒胸臆,女子的愁容虽美如玉石,却无法掩饰内心的痛苦;即便是她的一言一行,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不再能像珍珠一样珍贵。
“宝镜尘将灭,罗裳色渐枯”描绘了女子生活的环境逐渐衰败,她的美丽与尊严也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消逝。最后,“泪将寒漏水,夜夜滴空壶”以寒水滴空壶的形象,象征着女子的泪水在寂静的夜晚不断流淌,无人倾听,无人理解,只有空荡荡的壶声回应着她的悲苦。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内心世界细腻入微的刻画,以及对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深宫女子的孤独、哀愁与无奈,表达了对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