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四十一》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四十一》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龙光寺里只孤僧,玄武湖如掌样平。

更上鸡笼山上望,一间茅屋晋诸陵。

(0)
翻译
龙光寺中只有孤独的僧人
玄武湖平静得像手掌一样
注释
龙光寺:一座寺庙的名字。
孤僧:独自一人的僧人。
玄武湖:一个湖泊的名字。
掌样平:形容湖面平静如掌心。
鸡笼山:地名,可能位于南京附近。
望:眺望。
一间茅屋:简陋的小屋。
晋诸陵:指代附近的晋朝皇陵群。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风光的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开篇“龙光寺里只孤僧”即刻画出一幅静谧孤寂的寺庙景象,龙光寺虽名动京师,却在这里显得异常宁静,只有一个僧人守护着这片安详。

接着,“玄武湖如掌样平”则将视角转向玄武湖,诗人以“如掌”形容湖面之平静,既展示了诗人的观察细致,也映衬出湖水的清澈平和。这里的“掌”字用得非常传神,不仅是空间上的比喻,更是时间上的一种凝固,让人感受到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

第三句“更上鸡笼山上望”,诗人将视线提升至更高处,登上鸡笼山以获得更广阔的视野。这一望,不仅是眼前的风景,更有心中所思。诗人通过这种空间的升华,表达了对更远处事物的关注和向往。

最后,“一间茅屋晋诸陵”则是一种文化的回溯和历史的追寻。鸡笼山上的茅屋虽简陋,却与古代帝王的陵墓相望,诗人通过这一对比,不仅是在描绘眼前的景色,更是在表达一种历史感和文化自豪感。

整首诗在平淡中透露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是对金陵风光的一种独特把握。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寄仵判院·其一

閒亭无日不相随,稍不相随恨别离。

况是一秋无信息,可无人寄问安诗。

(0)

寄仵判院·其五

红猊消尽水生花,清夜迢迢玉漏赊。

环佩不知何处去,醉眠应是小卿家。

(0)

挽新昌俞夫人母

我与令子交,道味见颜色。

乃知贻教来,谆谆及岐嶷。

世多谀墓文,令子序其实。

范身唯礼闲,齐家本天则。

子哀难尽书,母德更何极。

寒风号古林,慈乌绕珉刻。

(0)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九

坤舆载五岳,乾象垂三光。

太极宰元化,俯仰无低昂。

一理贯万有,形色皆停当。

晋风竞清谈,幽眇誇辉煌。

坐销白昼尽,狐兔睨其旁。

天地亦为愁,何但颓偏方。

(0)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十一

默观羲圣书,先天著复坤。

画画妙理具,森立河图文。

宇宙斡生意,日月宁辞奔。

乘承著不息,反穷性存存。

透彼名利关,洞此道义门。

用功不精密,频复何由敦。

(0)

寄郭仙尉

三千里外人,梅下忽逢君。

共对鸦山月,如依雁荡云。

命奇明主弃,心白老天闻。

贳酒非耽饮,烦渠禦瘴氛。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