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令子交,道味见颜色。
乃知贻教来,谆谆及岐嶷。
世多谀墓文,令子序其实。
范身唯礼闲,齐家本天则。
子哀难尽书,母德更何极。
寒风号古林,慈乌绕珉刻。
我与令子交,道味见颜色。
乃知贻教来,谆谆及岐嶷。
世多谀墓文,令子序其实。
范身唯礼闲,齐家本天则。
子哀难尽书,母德更何极。
寒风号古林,慈乌绕珉刻。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黻所作,名为《挽新昌俞夫人母》。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哀悼亡母的挽词,充满了深沉的哀思和对母亲教诲的缅怀。
“我与令子交,道味见颜色。”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故人的孩子相处时,通过言谈举止感受到了逝者的风范和品格。这里“道味”指的是品尝、领悟,而“颜色”则不仅是外表,更蕴含着内在的气质和精神状态。
“乃知贻教来,谆谆及岐嶷。” 这两句进一步说明了故人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深远而持久。诗中用了“岐嶷”一词,形容教诲之细致入微,如同山岭连绵不断。
接下来的“世多谀墓文,令子序其实。” 揭示了社会上对逝者赞誉不实的情况,而故人之子却能真诚地记述其母的实际德行。
“范身唯礼闲,齐家本天则。” 这两句强调了家庭教育应以礼为本,以天道为准绳。这里“范身”是指个人行为的规范,“礼闲”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礼仪的重要性。而“齐家”即整顿家庭,通过遵循自然法则来达到和谐。
“子哀难尽书,母德更何极。” 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哀思之深沉,以及母亲恩德之无边。这里“子哀”指的是孩子的哀痛,而“母德”则是母亲的美好品德,诗中通过反问表明这种德行难以用文字尽述。
最后,“寒风号古林,慈乌绕珉刻。”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凄凉而又神圣的景象。这里“寒风”、“古林”营造出一种秋天的萧瑟氛围,而“慈乌”则是形容母亲慈爱如同乌鸦一般守护着孩子,“珉刻”则可能指的是墓碑上的刻辞,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缅怀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挽词通过对故人的回忆和哀思,以及对其教诲的赞扬,展现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和伦理情感。
植处非金谷,移来是玉堂。
玄亭潜借色,紫闼烂生光。
密叶团芝盖,疏花发米囊。
鸡头形彷佛,马齿味参商。
万子绵瓜瓞,三浆沃荔房。
随波萍实丽,入火芋魁香。
树拟蒲卢速,枝惭苜蓿长。
朝兰偕饮露,晚菊互披霜。
祭敢劳先圣,斋惟狎太常。
断齑闻学士,蒸瓠忆平章。
傅鼎调和熟,郇厨饾饤良。
凭将遐贱质,浣涤助嘉芳。
锦石支机夜,华堂设帨时。
婺辉流北极,河影接西池。
赵璧邯郸映,隋珠合浦移。
玉麟双抱送,金马半驱驰。
内殿缲龙黻,中闺濯凤匜。
丸熊昭燕翼,冠翟耀蛾眉。
举业依黄阁,吹箫近赤墀。
冰桃来曼倩,神枣下安期。
院落花香细,帘栊树影迟。
萱龄春冉冉,桂实暮离离。
焕烂温纶锡,荧煌命服驰。
漫论沧海陆,庭日正逶迤。
尚忆燕台别,长歌蜀道行。
元龙原侠气,仲举最高名。
露冕千岩秀,褰帷万岫明。
地邻巴妇穴,天近夜郎城。
灌口花相待,峨嵋树若迎。
海棠开四座,杜宇逐双旌。
望阙依星象,登楼试晚晴。
朱衣群吏谒,彩笔众僚惊。
赋属扬雄和,诗从杜甫评。
支机有片石,一为问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