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紫阳赵山长治台叟三首·其三》
《送紫阳赵山长治台叟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昔年初弱冠,丙午创书堂。

四海仰朱子,万山环紫阳。

工夫谁久大,邃密要商量。

旧日鹅湖语,端能子细详。

(0)
翻译
当初年纪轻轻,那年是丙午,创立了书房。
各地的人都敬仰朱熹,万座山环绕着紫阳峰。
谁的功业长久且伟大,深入细致的探讨是关键。
昔日鹅湖的学术辩论,希望能详细地讲解。
注释
昔年:过去。
初:起初。
弱冠:二十岁。
丙午:干支纪年法中的丙午年。
书堂:书房。
四海:全国各地。
仰:敬仰。
朱子: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
紫阳:指朱熹,他曾隐居紫阳山。
工夫:时间或功夫。
谁:指代不明的人物。
邃密:深奥精细。
商量:讨论,研究。
旧日:过去的。
鹅湖:鹅湖之会,历史上著名的学术辩论事件。
语:言论,讨论内容。
端能:确实能够。
子细详:详细地解说。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学术气息和深情友谊的诗作,通过对昔日创立书堂、崇敬朱子学说以及山水环绕景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传承与个人成就的追求,以及对友人赵山长治台叟的深厚情感和期望。

“昔年初弱冠,丙午创书堂。” 这两句回忆起诗人的青年时代,在丙午这一特定年份里建立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地方。这里的“弱冠”指的是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充满了青春和朝气,而“创书堂”则是知识与文化传承的象征。

“四海仰朱子,万山环紫阳。”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朱熹(朱子)学说的崇敬,以及对赵山长治台叟所处环境的赞美。朱熹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其学说影响深远,而“万山环紫阳”则描绘了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观,紫阳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或是一个象征性的称呼。

“工夫谁久大,邃密要商量。”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事业的深思熟虑,以及对时间流逝与成就大小的思考。这里的“工夫”指的是功夫或者是修行,“邃密”则意味着深远细致。

“旧日鹅湖语,端能子细详。” 最后两句提及了过去在鹅湖的一番对话,或许是诗人与赵山长治台叟之间的学术交流或心灵沟通。这里的“端能子”可能指的是某位德高望重之人,或者是一个尊称,表示作者对其深入细致的了解和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顾与当下的思索,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成就、自然美景以及深厚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送上官侍御赴黔中

莫向黔中路,令人到欲迷。

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

树隔朝云合,猿窥晓月啼。

南方饶翠羽,知尔饮清溪。

(0)

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

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

自云凌烟露,采掇春山芽。

圭璧相压叠,积芳莫能加。

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

红炉爨霜枝,越儿斟井华。

滩声起鱼眼,满鼎漂清霞。

凝澄坐晓灯,病眼如蒙纱。

一瓯拂昏寐,襟鬲开烦拿。

顾渚与方山,谁人留品差。

持瓯默吟味,摇膝空咨嗟。

(0)

摵摵度瓜园,依依傍竹轩。

秋池不自冷,风叶共成喧。

窗迥有时见,檐高相续翻。

侵宵送书雁,应为稻粱恩。

(0)

寿安公主出降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

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

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

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0)

送臻师二首·其一

昔去灵山非拂席,今来沧海欲求珠。

楞伽顶上清凉地,善眼仙人忆我无。

(0)

四皓庙

本为留侯慕赤松,汉庭方识紫芝翁。

萧何只解追韩信,岂得虚当第一功。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