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
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
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
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
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
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
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送寿安公主出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分裂、王室成员不得不远嫁异族以求和亲的哀伤与无奈。诗中通过对昔日强大帝力与今日境况的反差,抒写了时事之感慨。
"沩水闻贞媛" 一句,点明事件发生在沩水之畔,"常山索锐师" 则透露出寻求英才以应对时局之需。接下来的"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 直接表达了过去的强大与现在不得不将公主远嫁异族以求和解的悲凉。
"事等和强虏" 一句,说明了这种和亲行为是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所为,"恩殊睦本枝" 则强调了王室对这位公主的特别关爱,这种关爱是与她原来的家族、国家紧密相连的。
最后两句 "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描述了边疆防御工事众多,而这样的和亲礼仪,恐怕难以找到合适的时间。这既反映了当时战乱频仍、国力衰弱的现实,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外交手段可能带来的连续性问题的担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于国家分裂与民族矛盾的深切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