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臻师二首·其一》
《送臻师二首·其一》全文
唐 / 李商隐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昔去灵山非拂席,今来沧海欲求珠。

楞伽顶上清凉地,善眼仙人忆我无。

(0)
注释
昔去:过去。
灵山: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
拂席:扫除座位表示尊敬或告别。
沧海:大海,比喻广阔的世间。
求珠:寻觅珍贵之物,此处可能象征智慧或佛法。
楞伽顶上:楞伽山的顶部,传说有佛祖讲法之处。
清凉地:指修行者的清净之地,或极乐净土。
善眼:形容眼神慈悲或智慧。
仙人:神话中具有超凡能力的人。
忆我无:想念我,但不确定是否还记得。
翻译
从前离开灵山并未扫净尘埃,如今来到沧海却想寻找明珠。
在楞伽山顶那清静之地,善眼仙人是否还记得我?
鉴赏

这两句诗是李商隐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和期盼。开头两句“昔去灵山非拂席,今来沧海欲求珠”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佛经中的故事,另一个则是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灵山指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在灵鹤峰悟道之地,而“昔去灵山非拂席”意在表达过去不曾踏足圣地;沧海求珠,则源自古代传说中的人们为了获取美丽的珍珠而深入危险的沧海。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心境变化,从过去未曾重视的关系到现在渴望重逢。

第三句“楞伽顶上清凉地”继续使用佛教元素,楞伽是印度佛经中的山名,象征着一种高远超脱的精神世界。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和渴望重逢的情感。

最后一句“善眼仙人忆我无”则表现出一种淡然若失的境界。“善眼”指的是有慧眼识别真理的人,“忆我无”则是在说这位仙人对于诗人的思念毫不在意。这句话既是对朋友超脱尘世的一种赞美,也隐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自嘲。

总体来说,这两句诗通过典故与意象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友情深厚而又渺茫的认识。

作者介绍
李商隐

李商隐
朝代:唐   字:义山   号:玉溪(谿)生   籍贯:优美动   生辰:约813年-约858年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猜你喜欢

见诗舲去年阅兵汉凤纪行诸诗有作

千骑秦原画角催,巡边西过祀鸡台。

马头山色褒斜尽,雁外秋声汉沔来。

偶作歌行新壁垒,有如号令肃风雷。

金牛古道尤奇险,重镇回翔待此才。

(0)

咏秦桧铜豆

九庙尊罍泗水沦,韩瓶已罢背嵬军。

格天阁圮谁传器,压日权高滥策勋。

宋室金瓯终缺坏,岳家铜爵自蒿焄。

铁人馁绝犹长跽,狗葬魂归泣乱坟。

(0)

文信国绿端蝉腹研歌

黄冠不返燕山客,柴市风霾蔽天黑。

剖将径寸夷齐心,染出一方天水碧。

故人却聘逃临安,有叟西台击竹还。

相逢静听啼鹃哭,石君洒泪比人寒。

斜飞半角都安在,朱鸟魂归朝局改。

母妃难补女娲天,帝子谁填精卫海。

会稽山南宝气空,妖僧一炬烧云红。

六丁独抱石君去,多年稳卧冯夷宫。

老渔大笑呼君起,有似蕤宾跃池水。

清光耿耿照秋霜,错道文山犹未死。吁嗟乎!

文山到今原不死,可惜青松斲研赵承旨。

(0)

城楼眺雪

萧萧飞叶下林端,点点归鸦向晚看。

云断中天孤塔迥,雪垂平野万家寒。

隆冬薪米添忧剧,外郡流亡得食难。

自欲著书频避户,暂来岸帻一凭栏。

(0)

江楼

客鬓新生白,西山不改青。

予怀殊渺渺,晚色更冥冥。

路远浮孤棹,江空浴乱星。

何人吹铁笛,乡思满烟汀。

(0)

登盘山怀湘南邓湘皋廉

洞庭南望重踟蹰,野色苍凉落木疏。

春水绿波人去后,秋山红叶雁飞初。

飘零张俭还为客,憔悴长沙尚著书。

频向天涯遥极目,故人消息近何如。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