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醉落魄/一斛珠》
《醉落魄/一斛珠》全文
宋 / 张先   形式: 词  词牌: 一斛珠

云轻柳弱。内家髻要新梳掠。生香真色人难学。

横管孤吹,月淡天垂幕。朱唇浅破桃花萼。

倚楼谁在阑干角。夜寒手冷罗衣薄。

声入霜林,簌簌惊梅落。

(0)
翻译
云彩轻盈柳枝柔弱,宫中女子正梳理新发型。
天生丽质难以模仿,笛声独奏,月光微弱天似垂帘。
朱唇微启如桃花瓣,倚靠楼栏一角,夜深手冷衣裳单薄。
笛声穿透寒霜树林,梅花被惊落,沙沙作响。
注释
内家:宫廷中的女子。
髻:古代妇女的发髻。
新梳掠:刚梳洗打扮过。
横管:笛子。
阑干:栏杆。
罗衣:丝织的衣服。
簌簌:形容轻微的声音。
梅落:梅花飘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雅的春夜景象,融合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自然景物。"云轻柳弱"表达了一种柔和的气氛,接下来的"内家髻要新梳掠"则是对女性细腻生活的一种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

"生香真色人难学"一句,通过对自然之物的赞美,反衬出人工美虽好,但终究无法与大自然媲美。"横管孤吹,月淡天垂幕"则描绘了夜晚的静谧氛围,诗人的笛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与明净的月色交织在一起。

"朱唇浅破桃花萼"这一句,通过对女性嘴唇与桃花的比较,展示了女性的美丽。而"倚楼谁在阑干角"则表达了一种独处时的寂寞感和对远方人的思念。

"夜寒手冷罗衣薄"写出了夜晚的清凉,以及诗人穿着单薄衣服的手感到凉意。最后,"声入霜林,簌簌惊梅落"则描绘了笛声在霜冻的树林中回响,惊起了安静的梅花瓣瓣纷纷而落。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女性美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述,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雅意境。

作者介绍
张先

张先
朝代:宋   字:子野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生辰:990-1078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猜你喜欢

藤杖赠张从道

群木蔚苍苍,乌藤寿最长。

一朝随剪伐,千里任持将。

扣触如金石,摧残耐雪霜。

崎岖伴蜡屐,閒暇倚岩墙。

我亦筋骸乏,君方步履强。

临岐辄分赠,缟纻莫相忘。

(0)

晚坐三峡桥

雨施雷音动十方,檀那奔走助津梁。

泉舂石窦千秋白,风扫松桥六月凉。

泼泼小鱼生处乐,溅溅馀濑静中忙。

尘襟正欲留潇洒,坐听清音到夕阳。

(0)

从太守黄公登西湖待月台

星斗垂天月淡明,九衢歌鼓乐升平。

当时常侍传呼处,只有荒陂凫雁声。

(0)

五鼓乘风过洞庭湖日高已至庙下作诗三篇·其一

半掩船篷天淡明,飞帆已背岳阳城。

飘然一叶乘空度,卧听银潢泻月声。

(0)

闻张山翁入黄鹄山

采薇黄鹄岭,投迹去无踪。

我亦从今逝,浮云四百峰。

(0)

寒食游陈园

梨花李花白斗白,桃花杏花红映红。

疏篱曲径锦步障,间以巨竹青玲珑。

独木为桥人不渡,柴扉欲锁春风住。

岂知野禽浪蜂蝶,时复衔花过墙去。

春波涨绿春日晴,柳下扣门嵇喜迎。

池边亭上少盘礴,坐床指点呼曲生。

冷官况逢寒食节,客味凄凉那可说。

残杯冷炙何处无,乐意生香聊自悦。

清明天气晴更佳,山林川谷多莺花。

后庭遗曲少人唱,踏歌椎鼓争喧哗。

笑折一枝花入手,树犹如此人能久。

六朝旧事付东流,醉翁之意不在酒。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