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施雷音动十方,檀那奔走助津梁。
泉舂石窦千秋白,风扫松桥六月凉。
泼泼小鱼生处乐,溅溅馀濑静中忙。
尘襟正欲留潇洒,坐听清音到夕阳。
雨施雷音动十方,檀那奔走助津梁。
泉舂石窦千秋白,风扫松桥六月凉。
泼泼小鱼生处乐,溅溅馀濑静中忙。
尘襟正欲留潇洒,坐听清音到夕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面,展示了诗人在一个雨后傍晚时分,坐在三峡桥上聆听自然之声的心境。诗中的意象丰富,音韵和谐。
"雨施雷音动十方"一句,设定了整个诗的氛围,雨后的雷鸣似乎是大自然的节奏,点明了空间感;"檀那奔走助津梁"则描绘出桥上水流湍急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泉舂石窦千秋白,风扫松桥六月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泉舂石窦千秋白"形象地描绘出清泉激流击打岩石的声音和水花飞溅的情景;"风扫松桥六月凉"则是风吹过松林,带来凉爽的气息。
"泼泼小鱼生处乐,溅溅馀濑静中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生命之美的感悟。即使在平凡之中,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两句"尘襟正欲留潇洒,坐听清音到夕阳"则是诗人的自述,他愿意停留在这个时候,静静聆听大自然的音乐直至傍晚。这里的"清音"指的是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而非具体的人为乐器。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的桥上景象的描写,以及对小鱼和溪流声音的捕捉,表达了诗人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