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坐三峡桥》
《晚坐三峡桥》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雨施雷音动十方,檀那奔走助津梁。

泉舂石窦千秋白,风扫松桥六月凉。

泼泼小鱼生处乐,溅溅馀濑静中忙。

尘襟正欲留潇洒,坐听清音到夕阳。

(0)
注释
雨施雷音:比喻雨声宏大如同雷鸣。
檀那:指佛教中的檀香和布施行为。
津梁:比喻资金或援助。
泉舂石窦:泉水冲击石槽,形容捣米的情景。
六月凉:形容夏日的微风带来的凉意。
泼泼:形容水的流动活泼。
溅溅:形容溪流潺潺的声音。
尘襟:指心情或衣物上的尘埃,象征世俗烦恼。
潇洒:形容心境的舒畅自由。
清音:指流水声或自然的音乐之声。
夕阳:傍晚的太阳。
翻译
雨声如雷震动四方,檀香信徒纷纷前来布施支持
泉水捣米石槽泛白光,夏日清风吹过松桥带来清凉
活泼的小鱼在清澈中悠游,溪流余波忙碌地跳跃
我心想要留住这份宁静,静坐聆听直到夕阳西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面,展示了诗人在一个雨后傍晚时分,坐在三峡桥上聆听自然之声的心境。诗中的意象丰富,音韵和谐。

"雨施雷音动十方"一句,设定了整个诗的氛围,雨后的雷鸣似乎是大自然的节奏,点明了空间感;"檀那奔走助津梁"则描绘出桥上水流湍急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泉舂石窦千秋白,风扫松桥六月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泉舂石窦千秋白"形象地描绘出清泉激流击打岩石的声音和水花飞溅的情景;"风扫松桥六月凉"则是风吹过松林,带来凉爽的气息。

"泼泼小鱼生处乐,溅溅馀濑静中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生命之美的感悟。即使在平凡之中,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两句"尘襟正欲留潇洒,坐听清音到夕阳"则是诗人的自述,他愿意停留在这个时候,静静聆听大自然的音乐直至傍晚。这里的"清音"指的是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而非具体的人为乐器。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的桥上景象的描写,以及对小鱼和溪流声音的捕捉,表达了诗人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拟古宫词二十首·其二

御苑初开千叶桃,紫霞红露缀芳条。

一枝亲插仙妃髻,要助娉婷百样娇。

(0)

辛卯冬别友北上一首

平生愁作别,今我适长安。

忍使乡园客,都成梦里看。

(0)

江南曲三十首·其二十五

青青西子湖,花芳媚鸳渚。

十里锦舟莲,琵琶拂江水。

(0)

七夕一首

独帐成双室,云河作雨川。

镜宫逢夕启,梭宇会宵悬。

灯九欢相照,针多巧竞怜。

凄锵天汉曲,偕凤入雕弦。

(0)

送惠生之太和一首

春色饶江舸,仙山觅太和。

翠台孤日动,金殿五云多。

汉水桃花泛,襄城燕子过。

习家池尚在,为我寄清歌。

(0)

茅山赠董山人景胤一首

不谓吾子住中馆,三年询尔江海人。

茅山翠微遇道士,始知正卧华阳春。

暮日不落照我至,黄冠紫衣晤语亲。

麻姑未来有白发,何时对席吞麒麟。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