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茅山赠董山人景胤一首》
《茅山赠董山人景胤一首》全文
明 / 黄省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不谓吾子住中馆,三年询尔江海人。

茅山翠微遇道士,始知正卧华阳春。

暮日不落照我至,黄冠紫衣晤语亲。

麻姑未来有白发,何时对席吞麒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的《茅山赠董山人景胤一首》。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董山人在茅山相遇的情景,以及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首句“不谓吾子住中馆,三年询尔江海人”,诗人以惊讶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董山人长期隐居在江海间生活的不解和好奇。接着,“茅山翠微遇道士,始知正卧华阳春”两句,描述了诗人与董山人在茅山偶遇道士的情景,暗示了董山人可能也是一位隐士或修行之人,生活于自然之中,享受着宁静与和谐。

“暮日不落照我至,黄冠紫衣晤语亲”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董山人穿着道士服饰,与诗人亲切交谈的场景。这里的“暮日不落”不仅指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两人友谊的深厚与长久。“黄冠紫衣”则体现了道家的服饰特点,进一步强调了董山人的身份和生活态度。

最后,“麻姑未来有白发,何时对席吞麒麟”两句,诗人以浪漫的想象,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这里“麻姑”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女,常与长寿和仙术相关联。诗人想象即使像麻姑一样长生不老的仙女未来也会有白发,而他期待与董山人共坐一席,畅谈人生,分享彼此的智慧和经验,如同吞食麒麟一般,汲取知识与智慧的精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作者介绍

黄省曾
朝代:明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猜你喜欢

寄题赵仁父两山堂

两山对立著君三,山意无穷勿浪参。

静底规摹随处有,忙时事业个中涵。

移文肯为轻离北,采菊何尝索见南。

会取孔门仁者意,等闲风月不虚谈。

(0)

漳州别王仲言秘书

百草各有种,春至不栽培。

交情重故知,岂论才不才。

相识十年初,再见天之涯。

共饮一杯酒,粲若红颜开。

人生有此乐,知复能几回。

契阔几已深,矧尔病与衰。

朔风从何来,吹白枝上梅。

天寒日欲莫,又乃行色催。

君去江水西,我归近天台。

东西道路长,未可心膂摧。

明朝碧云多,伫思良徘徊。

(0)

腊日骊山渡逢故人

天寒多木叶,愁思满溪滨。

惆怅往来渡,经行多少人。

时情犹重腊,岁事每占春。

与尔他乡旅,谁当怀抱新。

(0)

不食姑

惟诵天童咒,饮泉能不饥。

只缘多自誉,翻以致人疑。

赋质全如鹤,谋生却似龟。

绿华通籍后,会报女仙知。

(0)

十日

十日清溪路,新春细雨天。

绿波随棹起,白鸟望舟眠。

麦秀初如草,云浓半是烟。

明朝可遵陆,还忆此江边。

(0)

超览堂

君侯雅有博大见,胸次不使倥偬蚀。

一朝放步城东南,超然神会而心得。

咄嗟高栋倚层空,振古奇观今未识。

桃花春暖意如迷,冻雨声来云泼墨。

天青一纸雁横书,雪白千林梅著色。

四筵有客无留觞,万事不来咸得职。

鸿笔昭代今文宗,危言劘上古遗直。

愿冯英略决筹帷,净扫妖氛清八极。

缘知此景不须恋,留与邦人勤爱惜。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