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出明光殿,天临太液池。
尧樽随步辇,舜乐绕行麾。
万寿祯祥献,三春景物滋。
小臣同酌海,歌颂荅无为。
帝出明光殿,天临太液池。
尧樽随步辇,舜乐绕行麾。
万寿祯祥献,三春景物滋。
小臣同酌海,歌颂荅无为。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宫廷宴会,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气氛的生动刻画,展现了皇帝威严与文治并重的壮丽场面。
开篇“帝出明光殿,天临太液池”,设定了宏伟庄严的背景,皇帝从明光殿中出现,其威仪之盛如同天空辉煌,照耀着那宽广的太液池。紧接着,“尧樽随步辇,舜乐绕行麾”则透露出宴会上豪华的器物和悠扬的音乐,尧、舜两位圣君时代的礼器与乐曲在这里被重现,用以表彰帝王之德。
“万寿祯祥献,三春景物滋”,进一步描绘了这场宴会上的祝福和自然景色。万寿祯祥的呈现,是对皇帝长命百岁的美好祝愿,而“三春”则指的是一年中最美好的三个季节,景物之繁华正如同宴会上的人文气息一样充满生机。
最后,“小臣同酌海,歌颂荅无为”,诗人以小臣自居,与他人共同举杯畅饮,就像大海般深广而包容。歌颂之中虽没有过度的雕琢,却也蕴含着对皇帝治国安邦、无为而治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盛世美好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一川流水两江村,问村何名朱与陈。
红船鼓吹方迎㛰,醉傧侧弁无礼文。
太古犹见民风淳,横溪小舫俯碧沦。
左图右史伴閒身,疑是烟波钓叟伦。
近桥且舣水之滨,有客牵驴过桥垠。
驴怯不度驻足蹲,后驱前挽情入真。
此岸绿树盖四邻,老幼男妇都欣欣。
担篮而至市蟹民,作恶遇是騃孩群。
放篮走迸蟹纷纷,㫄行郭索如逃军。
众童争攫跋䟛奔,获者喜走失者窘。
螯伤足者呱涕痕,蟹翁瞪目徒怒嗔。
七情毕写皆得神,顾陆以后今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