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才弥谷,凄凄遂洒春。
论时真及节,称德乃为仁。
林暗轻烟合,塘明细浪皴。
微寒夫岂碍,嘉泽更希均。
接上连枝杪,入虚起蕴沦。
情知绿野外,明日出耕人。
霭霭才弥谷,凄凄遂洒春。
论时真及节,称德乃为仁。
林暗轻烟合,塘明细浪皴。
微寒夫岂碍,嘉泽更希均。
接上连枝杪,入虚起蕴沦。
情知绿野外,明日出耕人。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在林塘中的景象,充满了细腻与生机。首句“霭霭才弥谷,凄凄遂洒春”以“霭霭”形容雾气弥漫山谷,随后春雨降临,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论时真及节,称德乃为仁”两句,不仅点明了春雨适时而至,也赋予了雨水以仁爱的象征意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林暗轻烟合,塘明细浪皴”描绘了雨中林间的景象,轻烟与细浪相互映衬,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而“微寒夫岂碍,嘉泽更希均”则表达了即使微寒,春雨带来的滋润也是宝贵的,希望这甘霖能够均匀地覆盖大地,滋养万物。
最后,“接上连枝杪,入虚起蕴沦”描述了春雨深入林间,直至枝梢,甚至可能触及虚空,引发了一种深邃的思考。而“情知绿野外,明日出耕人”则预示着春雨过后,绿野将是一片生机勃勃,农人们将开始辛勤耕作,寓意着希望与新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雨在林塘中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萱花落尽北堂空,龙颔碑铭百尺丰。
鄹纥晚婚无徵在,孟光不嫁有梁鸿。
一官得子荣身后,四世看孙满眼中。
三酹生刍人似玉,故丘狐首此封崇。
秋风飒以至,今日重阳日。
眼明对南山,尚想陶彭泽。
向来建威幕,颇见有此客。
驱车不小留,驾言公田秫。
一朝又弃去,此意谁能识。
寄奴趣殊礼,风旨来自北。
只今王江州,建国功第一。
故是何珉孙,举动良足惜。
饮愧望柴桑,稍以自湔涤。
殷勤白衣饷,犹恐不我即。
中路候蓝舆,要致已甚迫。
葛巾赤两脚,颓然向林宅。
此翁本坦荡,焉能苦违物。
虽然可计取,中实未易屈。
华轩又何羡,自载返蓬荜。
终身书甲子,往往义形色。
如使磷与缁,安得为玉雪。
篱边菊弄黄,粲粲正堪摘。
我方持空觞,千载高风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