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飒以至,今日重阳日。
眼明对南山,尚想陶彭泽。
向来建威幕,颇见有此客。
驱车不小留,驾言公田秫。
一朝又弃去,此意谁能识。
寄奴趣殊礼,风旨来自北。
只今王江州,建国功第一。
故是何珉孙,举动良足惜。
饮愧望柴桑,稍以自湔涤。
殷勤白衣饷,犹恐不我即。
中路候蓝舆,要致已甚迫。
葛巾赤两脚,颓然向林宅。
此翁本坦荡,焉能苦违物。
虽然可计取,中实未易屈。
华轩又何羡,自载返蓬荜。
终身书甲子,往往义形色。
如使磷与缁,安得为玉雪。
篱边菊弄黄,粲粲正堪摘。
我方持空觞,千载高风激。
秋风飒以至,今日重阳日。
眼明对南山,尚想陶彭泽。
向来建威幕,颇见有此客。
驱车不小留,驾言公田秫。
一朝又弃去,此意谁能识。
寄奴趣殊礼,风旨来自北。
只今王江州,建国功第一。
故是何珉孙,举动良足惜。
饮愧望柴桑,稍以自湔涤。
殷勤白衣饷,犹恐不我即。
中路候蓝舆,要致已甚迫。
葛巾赤两脚,颓然向林宅。
此翁本坦荡,焉能苦违物。
虽然可计取,中实未易屈。
华轩又何羡,自载返蓬荜。
终身书甲子,往往义形色。
如使磷与缁,安得为玉雪。
篱边菊弄黄,粲粲正堪摘。
我方持空觞,千载高风激。
这首诗《九日》由宋代诗人谢翱所作,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句“秋风飒以至,今日重阳日”点明了时节和节日,秋风的飒爽与重阳节的氛围相得益彰。接着,“眼明对南山,尚想陶彭泽”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其中“陶彭泽”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诗人陶渊明。
“向来建威幕,颇见有此客。驱车不小留,驾言公田秫”几句,诗人回忆起过去在军营中的生活,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当前生活的不满或无奈。
“一朝又弃去,此意谁能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无奈和困惑。
“寄奴趣殊礼,风旨来自北。只今王江州,建国功第一。故是何珉孙,举动良足惜”几句,诗人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某些人物行为的赞赏或惋惜。
“饮愧望柴桑,稍以自湔涤。殷勤白衣饷,犹恐不我即”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有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同时对未来的期待和自我反省。
“中路候蓝舆,要致已甚迫。葛巾赤两脚,颓然向林宅”描述了诗人前往某地的情景,通过外貌和举止的描写,展现了其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
“此翁本坦荡,焉能苦违物。虽然可计取,中实未易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真我的追求,即使面对困难和压力,也坚持自我。
“华轩又何羡,自载返蓬荜”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更看重精神世界的丰富。
“终身书甲子,往往义形色。如使磷与缁,安得为玉雪”通过对比黑白(磷与缁),强调了诗人对道德和正义的坚守。
“篱边菊弄黄,粲粲正堪摘。我方持空觞,千载高风激”最后两句,诗人以菊花的盛开和自己的空酒杯,象征着自然的美好和内心的平静,同时也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敬仰。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对个人生活状态的反思,以及对道德和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直排阊阖挽天潢,到得云章自帝乡。
电抉雷掀惊伟特,韵成钧奏快铿锵。
紫泥新拜丝纶宠,前席行依日月光。
禁侍燕闲如献纳,愿将民瘼达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