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遥和友人山行之作二首·其一》
《遥和友人山行之作二首·其一》全文
清 / 刘天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山色青苍破晓烟,肩舆直上乱云穿。

一峰对面真缘壁,半日惊心未造巅。

石讶虎蹲途畔伺,人同蚁附树梢悬。

何须更藉丹梯蹑,径欲高扪尺五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行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感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色、云雾、石峰、小径等自然景观融入诗中,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幽深的意境。

首句“山色青苍破晓烟”,以“青苍”形容山色,给人以深邃、静谧之感;“破晓烟”则描绘了清晨时分,山间云雾缭绕,晨光初现的景象,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

接着,“肩舆直上乱云穿”一句,通过“肩舆”(即轿子)这一意象,形象地表现了登山者的艰难与执着,同时“乱云穿”三字,生动地描绘了在云雾中穿行的情景,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一峰对面真缘壁,半日惊心未造巅”两句,进一步展示了登山过程中的紧张与刺激。面对陡峭的山壁,登山者的心中充满了惊惧,但仍未到达山顶,表达了对未知的探索与挑战。

“石讶虎蹲途畔伺,人同蚁附树梢悬”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石头比作蹲伏的老虎,形象地描绘了路旁岩石的险峻;将登山者比作树梢上的蚂蚁,突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坚韧。

最后,“何须更藉丹梯蹑,径欲高扪尺五天”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登山过程的独特感悟。他认为,无需借助于人工建造的阶梯,只需直接伸手触摸那离天仅尺五寸的天空,就能感受到自然的崇高与人类的渺小,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山行途中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哲理与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刘天谊
朝代:清

刘天谊(1774—1854),字宜甫,号戒庵,先世深州人,其父实斋徙居于青县温褚村(今属沧县)。弱冠游泮,秋闱屡试不售,遂绝意进取,肆力于古文辞。与朱煌号称二杰,著有《同野堂诗文集》。其诗见于《津门诗抄》。
猜你喜欢

自上方归柬赞虞

老尚携朋到上方,后公已是一年强。

云梯猿引犹能上,阴洞蛇行幸免创。

有兴再来还我共,兹游所欠要天偿。

奇岩夹涧无飞瀑,好树弥山未著霜。

(0)

鹅房观穫示轩举

慰情涉林坰,乘霁得观穫。

人烟广莫野,十数即墟落。

黄云错蒲苇,弥望际丛薄。

沮洳自古然,潴防恃力作。

物穷例返本,敦俗孰农若?

耘耔以俟天,操蹄愿已约。

营田有遗迹,稍稍事芟斫。

犹似陶江佃,羡君好腰脚。

平生习畴垄,老顾无住著。

休日亦自难,相从一宿乐。

(0)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其十一

绮纨果饵拜恩频,赐馔东朝比辅臣。

蓑笠半生餍虾菜,何时容乞自由身?

(0)

畏庐招泛通河

钓徒落尘网,见水如放归。

闽江划双流,君我各一涯。

烟波老忍割,来与风埃期?

通河源玉泉,放闸清沦漪。

秋泛昔有图,况及初夏时。

葭菼雨新沐,船过凫群飞。

依稀家江景,所欠青山围。

乞君为我图,逝将寻旧矶。

鸥鹭正责诺,素衣幸未缁。

(0)

寓斋杂述·其八

沈阴积成雨,通夕风怒鸣。

蓦思水上村,飓发霪潦并。

居人念客子,畏寒何所营?

夙驾就馆餐,夜炉对书檠。

由来秉礼国,所恃安无倾。

小忠效载笔,何日观化成?

远愧吾叔子,宛然鲁两生。

先庐抱经卧,不闻风雨声。

(0)

访伯平吴门·其五

小住岂无三宿恋,见怀容有再来缘。

河清梦想身亲见,犹喜心情似盛年。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