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畏庐招泛通河》
《畏庐招泛通河》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钓徒落尘网,见水如放归。

闽江划双流,君我各一涯。

烟波老忍割,来与风埃期?

通河源玉泉,放闸清沦漪。

秋泛昔有图,况及初夏时。

葭菼雨新沐,船过凫群飞。

依稀家江景,所欠青山围。

乞君为我图,逝将寻旧矶。

鸥鹭正责诺,素衣幸未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宝琛在畏庐的邀请下,泛舟通河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首句“钓徒落尘网,见水如放归”,以“钓徒”自比,表达了从世俗束缚中解脱出来,渴望回归自然的心境。接着,“闽江划双流,君我各一涯”,描绘了通河的景象,虽与闽江相似,但各自独立,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烟波老忍割,来与风埃期?”表达了对烟波浩渺的自然之美的留恋,以及对尘世烦恼的厌倦。接下来,“通河源玉泉,放闸清沦漪”,进一步描绘了通河源头清澈的泉水,闸门开启后水面荡漾的涟漪,展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美丽。

“秋泛昔有图,况及初夏时”,提到过去秋天泛舟的情景,现在正值初夏,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接着,“葭菼雨新沐,船过凫群飞”,描绘了雨后芦苇焕然一新的景象,船只经过时,一群野鸭展翅飞翔,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依稀家江景,所欠青山围”,表达了对家乡江景的思念,遗憾的是缺少了青山的环绕。最后,“乞君为我图,逝将寻旧矶。鸥鹭正责诺,素衣幸未缁”,表达了希望好友能为自己画一幅通河泛舟的图,自己将追寻往日的矶石,与鸥鹭为伴,保持内心的纯洁,远离尘世的污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胡长文给事挽诗·其一

中庸天下有胡公,儒者端宜给事中。

华国高文推大手,回天谠论罄孤忠。

晨班玉笋人何在,夜赐金莲事已空。

惆怅故园招隐地,唯馀猿鹤怨西风。

(0)

和李子真八月十四日夜赏月之什

西园清夜喜追随,唯恐冰轮出海迟。

不但旷怀皆我辈,要知痛饮是吾师。

十分未放蟾盈魄,三匝先惊鹊绕枝。

此夕清欢那复有,世间能得几人知。

(0)

送葛谦问·其八

垂虹亭上少迟留,卧看冰轮万里秋。

正是莼丝鲈鲙美,不妨乘兴五湖舟。

(0)

双林壁间有人写董仲达希字韵诗和者纷纷因用韵

寺古苍松老,僧高俗客希。

我来游竟日,不用笋舆归。

(0)

醉落魄/一斛珠·其一

波纹如縠。池塘雨后添新绿。海棠初绽红生肉。

双燕归来,还认旧巢宿。凝情凭暖阑干曲。

新愁无限伤心目。谁人月下吹横玉。

惊起鸳鸯,飞去自相逐。

(0)

减字木兰花·其五

锦屏人醉。玉暖香融春有味。今日兰舟。

魂梦还随绿水流。高城望断。无奈城中人不见。

斜倚妆楼。恨入眉峰两点愁。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