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斋杂述·其八》
《寓斋杂述·其八》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沈阴积成雨,通夕风怒鸣。

蓦思水上村,飓发霪潦并。

居人念客子,畏寒何所营?

夙驾就馆餐,夜炉对书檠。

由来秉礼国,所恃安无倾。

小忠效载笔,何日观化成?

远愧吾叔子,宛然鲁两生。

先庐抱经卧,不闻风雨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寓斋中的生活情境与内心思绪。首句“沈阴积成雨,通夕风怒鸣”以风雨交加的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沉闷压抑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纷扰与不安。接着,“蓦思水上村,飓发霪潦并”,诗人思绪飘忽,联想到远方的水上村落,那里的飓风与连绵的雨水交织在一起,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牵挂和对动荡时局的忧虑。

“居人念客子,畏寒何所营?”诗人通过假设居人在寒冷中担忧外出的客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投射到他人身上,进一步深化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接下来,“夙驾就馆餐,夜炉对书檠”描绘了诗人自己在寓斋中的生活状态:早早就准备好了餐食,夜晚则围炉读书,表现了他勤奋好学、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由来秉礼国,所恃安无倾”一句,诗人借古代礼制国家的稳固,表达了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担忧。接下来,“小忠效载笔,何日观化成?”诗人自谦为“小忠”,虽未能像古人那样著书立说,但仍然坚持记录历史,期待未来能见证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最后,“远愧吾叔子,宛然鲁两生。先庐抱经卧,不闻风雨声。”诗人以叔子(可能指孔子的弟子)和鲁两生(鲁国的两位学者)自比,表达了对古代学者深邃学问的敬仰,同时暗示自己虽然身处风雨之中,但内心却保持着宁静与坚定,仿佛先祖的书房中,即使风雨交加也听不到外界的喧嚣。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更蕴含着对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颂古四十八首·其三十九

急流垂钓,贪饵者著。口缝才开,性命丧却。

(0)

偈颂八十七首·其七十七

天阴性地昏,日出心光耀。拄杖笑呵呵,禅床也?跳。

管甚岁馀闰,一任月大小。淈?几春秋,用处非常峭。

可怜五十三知识,未曾梦见顶门窍。

(0)

孟无庵与师同轴请赞

居士身,比丘相。跷跷踦踦,牢牢攘攘。

蓦然觌面相逢,直是无门可向。

一拳一喝,双收双放。

无庵居士眼无筋,识得这般村和尚。

(0)

偈颂十首·其七

说佛说祖,泥中洗土。谈妙谈玄,十万八千。

现成公案,已落言诠。

提起衲僧拄杖子,浑家送上渡头船。

(0)

颂古二十六首·其四

不是风幡不是心,祖师正眼只如今。

如今不识山河碍,识得如今海岳沉。

(0)

偈二十首·其二

奔流度刃,未是作家。疾燄过风,犹为钝汉。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