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风凝不散,砚石冻初成。
翠失苍龙骨,寒馀一鉴清。
纤毫隔冰雪,宝墨妒瑶琼。
莫近朝阳暖,留看夜月明。
晨风凝不散,砚石冻初成。
翠失苍龙骨,寒馀一鉴清。
纤毫隔冰雪,宝墨妒瑶琼。
莫近朝阳暖,留看夜月明。
这首诗描绘了晨风中砚石结冰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冰冻后砚石的形态与色泽变化,以及其在光线下的独特美感。
首句“晨风凝不散”,开篇即点出清晨风寒,风中的水汽凝结未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寒冷的氛围。接着“砚石冻初成”进一步描绘了砚石在寒冷天气下开始结冰的状态,暗示着自然界的冷酷与力量。
“翠失苍龙骨,寒馀一鉴清”两句,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砚石比作苍龙的骨,通过“翠失”形象地表现了冰覆盖下原本色彩的消失,同时“一鉴清”则强调了冰面的清澈与纯净,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纤毫隔冰雪,宝墨妒瑶琼”这两句继续深化主题,通过“纤毫”与“冰雪”的对比,突出了冰面上细微纹理的清晰可见,同时也暗喻了宝墨(可能指珍贵的墨)与瑶琼(美玉)的艳羡,表达了对冰面独特美感的赞美。
最后,“莫近朝阳暖,留看夜月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幅冰上景象的喜爱与珍惜,希望人们不要让朝阳的温暖破坏这份宁静与美丽,而是能够欣赏到夜晚月光下的冰面,感受另一种别样的静谧与清冷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砚石结冰这一自然现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艺术感染力。
智者乐水仁乐山,何殊过眼观云烟。
千年艺苑留佳话,要因论世然乎然。
驸马都尉戚里贵,乃厌声色耽林泉。
兴来宝绘破醉墨,苍厓秀入秋云川。
将军金碌宝陁状,眼空当代心追前。
胸中丘壑具粉本,不期其法全其天。
玉堂学士眉山老,横排硬语出瑰妍。
骊珠落落倾栲栳,暖玉霭霭生蓝田。
触遌当道禁,所作愈使膻芗绵后五百年。
诗如阳羡入卷秀以丽,图如玉局落笔便而娟。
此诗此图真恰当,抚掌三绝顿令忘食眠。
尤物更喜得奇遇,琅邪元美人中仙。
品评离合豁法眼,使我遐想定国元本求无缘。
中丞三叹烟江幻,即今我复赓其篇。
《题王诜烟江叠嶂图用苏轼诗韵》【清·弘历】智者乐水仁乐山,何殊过眼观云烟。千年艺苑留佳话,要因论世然乎然。驸马都尉戚里贵,乃厌声色耽林泉。兴来宝绘破醉墨,苍厓秀入秋云川。将军金碌宝陁状,眼空当代心追前。胸中丘壑具粉本,不期其法全其天。玉堂学士眉山老,横排硬语出瑰妍。骊珠落落倾栲栳,暖玉霭霭生蓝田。触遌当道禁,所作愈使膻芗绵后五百年。诗如阳羡入卷秀以丽,图如玉局落笔便而娟。此诗此图真恰当,抚掌三绝顿令忘食眠。尤物更喜得奇遇,琅邪元美人中仙。品评离合豁法眼,使我遐想定国元本求无缘。中丞三叹烟江幻,即今我复赓其篇。
https://shici.929r.com/shici/SRBENk4.html
区区心事何劳患,尺素殷勤慰别颜。
况似同情皆客里,拟将分袂早春闲。
累渐知己动惆怅,辛苦奚童费往还。
此后泖峰谁共赏,他时相约返家山。
汝曹读书久,兹命随时巡。
讵云事嬉游,吾意良有因。
祖制不可忘,勉继在后人。
汝观此稼穑,勤哉劳万民。
汝观彼部落,何以来相亲。
乘马汝安逸,仆役殊苦辛。
深宫汝丰裕,蔀屋多窭贫。
见猎可悟学,射鹿应怀仁。
絜矩汝其蘉,大旨斯略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