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隔浦莲近/隔浦莲近拍.黄钟商泊长桥过重午》
《隔浦莲近/隔浦莲近拍.黄钟商泊长桥过重午》全文
宋 / 吴文英   形式: 词  词牌: 隔浦莲近拍

榴花依旧照眼。愁褪红丝腕。

梦绕烟江路,汀菰绿薰风晚。年少惊送远。

吴蚕老、恨绪萦抽茧。旅情懒。

扁舟系处,青帘浊酒须换。

一番重午,旋买香蒲浮盏。新月湖光荡素练。人散。

红衣香在南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婉而又带有淡淡忧愁的画面。起始两句“榴花依旧照眼,愁褪红丝腕”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忧虑,这些情感通过榴花和红丝这一视觉象征得以传达。

接着,“梦绕烟江路,汀菰绿薰风晚”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远方或是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那些如烟似雾的记忆在心中盘旋,而“汀菰绿薰风晚”的景象更添了一份静谧与寂寞。

“年少惊送远。吴蚕老、恨绪萦抽茧”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年轻时的冲动和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去,而那些往昔的情谊却如同缠绕不休的藤蔓一般,使人难以忘怀。

“旅情懒。扁舟系处,青帘浊酒须换”则描写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那种疲惫和厌倦,以及对简单生活的一种向往,通过停泊的小船和更换的浊酒来传递。

“一番重午,旋买香蒲浮盏。新月湖光荡素练”中,“重午”指的是白天最热的时候,而诗人却选择了在这个时候去购买香蒲,这种行为似乎是在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而“新月湖光荡素练”的描绘,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月亮和湖水相互辉映,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最后,“人散。红衣香在南岸”则是一种孤独与宁静的体验,人们都已离去,只有那穿红衣的人依旧留在南岸,伴随着淡淡的花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作者介绍
吴文英

吴文英
朝代:宋   字:君特   号:梦窗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生辰:约1200~1260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猜你喜欢

陪阎安抚观开漕河

为民行水不妨农,为国忧民不费公。

肯趁好天招恶客,能于旧贯立新功。

山头石埭千年计,海上灵查八月通。

只恐济川舟楫快,使君难滞郢城中。

(0)

挽荆南帅张左司诗·其三

吾道竟如此,苍生将奈何。

名声垂白日,身世逐沧波。

宜世堂堂去,犹胜奄奄过。

所嗟非一死,良愿恐蹉跎。

(0)

重阳复晴再次前韵

一天云物护轻寒,阵阵清风约雨乾。

造物有情聊作戏,诗家无赖强寻欢。

吾人已办泥沾帽,晓色还教日照盘。

咫尺龙山君莫负,草枯霜野正平宽。

(0)

送李公衡从其弟赴涪州教授

对床夜雨副深情,去续眉山万古名。

杜宇不来无客恨,鹡鸰相唤有新声。

江西太史吟诗处,洛下先生载道行。

今日重提旧公案,亦须拈问老师兄。

(0)

送叶吉甫往建康·其二

脚底东林路,船头下白沟。

所之仍作客,何日定归休。

眉为乡人蹙,心将世事谋。

书生千古病,至竟欲谁瘳。

(0)

夜泛湘江

窈窈崖头黑,沉沉水面青。

枫林啸山鬼,竹月下湘灵。

欸乃元郎曲,离骚屈子经。

欲知当日意,须向此中听。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