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突金银台,登攀信美哉!
白林丛万壑,珠缀结三台。
应物尽标胜,冥心无去来。■明巾铁柱,长欲助盐梅。
岩突金银台,登攀信美哉!
白林丛万壑,珠缀结三台。
应物尽标胜,冥心无去来。■明巾铁柱,长欲助盐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元旦的作品,名为《五言奉和姚元崇相公过楼岩寺诗》。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山水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超脱尘世、心境自在的高远情怀。
"岩突金银台,登攀信美哉!" 这两句通过对比喻,用“金银台”来形容山峰的壮丽和珍贵,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自然景观的赞赏与向往。而“登攀信美哉!”则是表现诗人想要亲身体验这份美好。
"白林丛万壑,珠缀结三台。" 这两句描写的是山林之中泉水潺潺,形成了一片如同珍珠般散布的景象,“三台”可能指的是山中的三个平台或峰峦,这里的“珠缀”强调了自然美景的精致与华丽。
"应物尽标胜,冥心无去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事物相互呼应、和谐共生的赞赏,以及自己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这里的“冥心”意味着深远而又平和的心态。
"■明巾铁柱,长欲助盐梅。" 这两句中的“■明巾铁柱”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自然景观或建筑物,而“长欲助盐梅”则表达了诗人想要长久地帮助和守护这种美好,如同要照料那需要关怀的盐梅花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然。
不是怨离别,前途非所知。
所忧在吾道,世路安足悲。
冬徂春复暖,杳然无来期。
桃柳覆曲栏,鸟雀鸣繁枝。
对景每独坐,虚堂席毳帏。
童子报归人,未语先解颐。
相见空复情,掩泪恨去时。
丈夫贵肝膈,匪石终难移。
岂无众卉芳,乔松古壑宜。
千尺映危楼,迢迢与世违。
夙志非懒瓒,今昔伤淳漓。
口舌畏异同,长贫托海湄。
怪石丛高林,益励霜雪姿。
可以终隐,哀我后人。可以终默,谁迪先民。
毋尚孤洁,任其爱瞋。四众之式,不淄不磷。
深心坚忍,尽未来身。内无系念,外无长物。
一瓶一钵,一杖一笠。要行便行,要住便住。
无愧古人,无欺后嗣。慎乃典型,永垂来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