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赴龙溪樊郝诸公探梅之约三首·其二》
《赴龙溪樊郝诸公探梅之约三首·其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昔岁匡梅愁独赏,今年风物好盘桓。

地僻更逢豺虎远,僧閒兼有谢陶欢。

香浮玉碗人烟暖,色罥冰壶日影寒。

回首顿忘天地外,石梁金井欲漫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赴约探梅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昔岁匡梅愁独赏”,以对比手法引出今年的不同感受,暗示去年独自赏梅的孤独与今年与友人共享美景的喜悦。接着,“今年风物好盘桓”一句,点明了环境的美好和诗人流连忘返的情态。

“地僻更逢豺虎远,僧閒兼有谢陶欢”两句,通过环境的描述,展现了远离尘嚣、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融入了佛教文化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其中,“谢陶欢”可能是指与陶渊明(字元亮)相似的隐逸之乐,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香浮玉碗人烟暖,色罥冰壶日影寒”两句,运用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写,营造了一种既温暖又清冷的意境。玉碗中的香气与冰壶中映照的日影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梅花的高洁与清新,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与季节的变化。

最后,“回首顿忘天地外,石梁金井欲漫漫”两句,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忘我状态,仿佛天地万物都已融入这美好的瞬间。石梁金井的景象,既具象又抽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永恒与超越世俗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探梅图景,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赠窦牟

直用天才众却瞋,应欺李杜久为尘。

南荒不死中华老,别玉翻同西国人。

(0)

檐雀

弱羽怯孤飞,投檐幸所依。

衔环唯报德,贺厦本知归。

红觜休争顾,丹心自识机。

从来攀凤足,生死恋光辉。

(0)

胡姬词

妍艳照江头,春风好客留。

当垆知妾惯,送酒为郎羞。

香渡传蕉扇,妆成上竹楼。

数钱怜皓腕,非是不能留。

(0)

将归东都寄令狐舍人

绿杨红杏满城春,一骑悠悠万井尘。

岐路未关今日事,风光欲醉长年人。

闲过绮陌寻高寺,强对朱门谒近臣。

多病晚来还有策,雒阳山色旧相亲。

(0)

酬令狐舍人

晓禁苍苍换直还,暂低鸾翼向人间。

亦知受业公门事,数仞丘墙不见山。

(0)

题开元寺门閤

一登高阁眺清秋,满目风光尽胜游。

何处画桡寻绿水,几家鸣笛咽红楼。

云山已老应长在,岁月如波祗暗流。

唯有禅居离尘俗,了无荣辱挂心头。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