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雁二首·其二》
《秋雁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溪关非所计,芦苇是生涯。

自顾寒云影,谁怜明月怀。

一泓秋水怯,几字晓天排。

南北空沙渚,飞鸣成独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雁群在芦苇丛生的溪关边的生活情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自然之美。

首联“溪关非所计,芦苇是生涯”,开篇即点明雁群栖息地的自然环境,溪关并非它们的归宿,而芦苇丛才是它们的生活之所。这里以“非所计”和“是生涯”形成对比,突出了雁群对环境的适应与依赖。

颔联“自顾寒云影,谁怜明月怀”,进一步刻画雁群的孤独与哀愁。雁群自顾身影映在寒云之中,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却又无人理解它们心中的明月之怀。这里的“寒云影”与“明月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雁群的孤独,也暗示了它们对光明与温暖的渴望。

颈联“一泓秋水怯,几字晓天排”,描绘了雁群在秋水中的倒影,以及它们在晨曦中排列的场景。一泓秋水显得有些胆怯,似乎在诉说着季节的更替;而雁群在天际排成的几字,既展现了它们的秩序感,也象征着它们对未来的规划与期待。

尾联“南北空沙渚,飞鸣成独谐”,总结了雁群的生活状态。在空旷的沙渚之间,雁群自由地飞翔与鸣叫,虽然孤独,却也找到了和谐。这里“南北”不仅指雁群迁徙的方向,也暗含了人生的漂泊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雁群在秋季的独特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孤独与和谐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六

至元典礼当朝会,宗戚前将祖训开。

圣子神孙千万世,俾知大业此中来。

(0)

夜坐

夜长春酒醒,敧枕何曾睡?

时见烛花中,馀光吐金穗。

(0)

题王大年画

舟楫为生计,沙鸥识此情。

百年浮世事,九鼎一丝轻。

(0)

恼啼鸦

朝啼人尽睡,暮啼人厌闻。

非关毛羽恶,不入凤凰群。

(0)

湖山堂观牡丹

秾香偏惹宦游人,银瓮连车载酒频。

乍雨乍晴三月节,倾城倾国一年春。

却胜飞燕为皇后,谩把惊鸿比洛神。

若问风流谁可赋,只应宋玉是东邻。

(0)

好事近

到底几时归,门外连天芳草。

刚是海棠花谢,又荼蘼开了。

红灯夜夜卜,金钱遮莫雁鱼杳。

试把一春轮指,有梦儿多少。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