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房睡足簟纹红,香鸭灰寒唤小童。
弦里乱流崩谷水,瓶中微带入松风。
身心何处谋长策,鬓发而今渐老翁。
净榻如绵窗似洗,明眸皓齿话虚空。
幽房睡足簟纹红,香鸭灰寒唤小童。
弦里乱流崩谷水,瓶中微带入松风。
身心何处谋长策,鬓发而今渐老翁。
净榻如绵窗似洗,明眸皓齿话虚空。
这首诗描绘了闲居生活中的宁静与淡泊。首句“幽房睡足簟纹红”,以“幽房”点出居住环境的静谧,通过“睡足”和“簟纹红”展现了主人在静谧环境中享受的深度睡眠,以及醒来后被褥上留下的红色痕迹,暗示了一种生活的舒适与自在。
“香鸭灰寒唤小童”,通过“香鸭”这一细节,展现了主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注重香气的营造。而“灰寒”则暗示时间的流逝,需要唤起小童来处理日常事务,体现了生活的节奏与自然界的循环。
“弦里乱流崩谷水,瓶中微带入松风”,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室内(弦声)与室外(山谷流水、松林之风)的景象交织在一起,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又映射了室内生活的平静与和谐,形成了一种内外交融的意境。
“身心何处谋长策,鬓发而今渐老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岁月的感慨。面对生活的琐碎与复杂,他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脱,不再为长远的策略而烦恼,而是接受了岁月的流转,意识到自己已步入老年。这种态度既有对过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淡然。
“净榻如绵窗似洗,明眸皓齿话虚空”,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净榻如绵,窗如洗,不仅描绘了居住环境的整洁与清新,也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空灵。明眸皓齿,不仅仅是对身体状态的描述,更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感知与欣赏。对话虚空,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生命本质的思考,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闲居生活中的宁静、淡泊与深思,以及对自然、自我、宇宙的感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