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虹开霁,净秋容、点点初收微雨。
夕下生阴山影澹,缥渺烟云吞吐。
乌帽风偏,青鞋沙软,误入桃溪坞。
多情鸥鹭,偶来忽又飞去。
日暮修竹佳人,雾绡琼佩,绰约疑仙侣。
愧我禅心春尽絮,不逐东风飞舞。
红叶题诗,紫云传恨,密意渠能诉。
此情疏隔,不关楼外烟树。
断虹开霁,净秋容、点点初收微雨。
夕下生阴山影澹,缥渺烟云吞吐。
乌帽风偏,青鞋沙软,误入桃溪坞。
多情鸥鹭,偶来忽又飞去。
日暮修竹佳人,雾绡琼佩,绰约疑仙侣。
愧我禅心春尽絮,不逐东风飞舞。
红叶题诗,紫云传恨,密意渠能诉。
此情疏隔,不关楼外烟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微雨后的山川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断虹开霁,净秋容、点点初收微雨”勾勒出一幕幕清新的秋日景色,其中“断虹”指的是雨后彩虹的残余,“净秋容”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天干净明朗的面貌。诗人细致地捕捉到了初收微雨后的点滴之美,展现了秋日的宁静与淡远。
接着“夕下生阴山影澹,缥渺烟云吞吐”进一步加深了景色的层次感。“夕下生阴”意味着傍晚时分,山影开始出现,而“缥渺烟云吞吐”则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觉到那飘渺烟云间的情意绵绵。
诗中的人物活动也颇为生动,如“乌帽风偏,青鞋沙软,误入桃溪坞”中的“乌帽”与“青鞋”描摹出了行者在微雨中不经意的装扮,而“误入桃溪坞”则透露出诗人偶然间踏入了一个幽静之地。
接下来的“多情鸥鹭,偶来忽又飞去”展现了诗人对周遭生灵的观察与感受。鸥鹭作为水鸟,以其“多情”形容,表现出诗人对它们偶尔到访、又匆忙离去的理解和同情。
紧接着,“日暮修竹佳人,雾绡琼佩,绰约疑仙侣”则描写了傍晚时分,诗人所见的一位佳人。这里的“修竹”指的是竹林,而“佳人”与“琼佩”、“绰约”等词汇共同构建了一种超凡脱俗、如梦似幻的意境。
最后,“愧我禅心春尽絮,红叶题诗,紫云传恨,密意渠能诉。此情疏隔,不关楼外烟树。”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诗人自嘲“禅心”已被世俗所困,而“春尽絮”暗示了一种时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感慨。“红叶题诗,紫云传恨”则是对过往情愫的追忆与表达,“密意渠能诉”意味着这些深藏的情感难以向他人倾诉。结尾处,“此情疏隔,不关楼外烟树”则强调了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的距离感,表明这份情感并非来自于外部环境,而是深植于内心之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孤独与无奈的心境,同时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洞察力。
蓬头垢面,秘奥埋名。颐神养气忘形。
并没纤尘挂染,意静心明。
逍遥自然快乐,握玄机、修进长生。
清闲处,管胜如火院,苦海冤坑。
卧月眠云弄斗,调龙虎,婴娇女姹堪凭。
斡运飞金走玉,杳杳冥冥。
灵光一点来往,现元初、妙相身轻。
乘鸾凤,指蓬瀛路上前行。
瑞霭浮浮,祥氛冉冉,卷帘缟夜幽光。
清奇峻洁,有类布浓霜。
恰似山侗内景,琼花绽、玉蕊芬芳。
瑶瑛结,连城宝气,璀璨射圭璋。
何须沉与麝,自然馥郁,不比寻常。
见银蟾吐耀,斡运圆方。
姑射真人放浪,弄风行、玉佩玎珰。
胎仙现,白云深处,恣意饮琼浆。
西山雨退云收,缥缈楼台,隐隐汀洲。
湖水湖烟,画船款棹,妙舞轻讴。
野猿搦丹青画手,沙鸥看皓齿明眸。
阆苑神州,谢安曾游。更比东山,倒大风流。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
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
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
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