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杖锡山》
《杖锡山》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万杉夹道磴千盘,岩水溪风彻骨寒。

坐久云烟过庭角,睡馀星斗转阑干。

登临不尽山川险,景物无穷世界宽。

会得人生安乐法,不须禅板与蒲团。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àngshān
sòng / sūnyìngshí

wànshānjiádàodèngqiānpányánshuǐfēngchèhán

zuòjiǔyúnyānguòtíngjiǎoshuìxīngdòuzhuǎnlángān

dēnglínjìnshānzánxiǎnjǐngqióngshìjièkuān

huìrénshēngānpànbǎnbáotuán

注释
万杉:众多的杉树。
夹道:两旁排列。
磴:石阶。
千盘:曲折盘旋。
岩水:山岩上的泉水。
彻骨寒:非常寒冷。
坐久:久坐。
云烟:云雾。
过庭角:穿过庭院一角。
睡馀:睡醒之后。
星斗:星辰。
阑干:屋檐或栏杆。
登临不尽:无法穷尽的登山。
山川险:山势险峻。
景物无穷:景色无边。
世界宽:世界广大。
会得:领悟到。
人生安乐法:人生的快乐之道。
禅板:禅修时用的木板。
蒲团:打坐用的草垫。
翻译
万棵杉树夹道而立,石阶蜿蜒千回,山泉溪流带来刺骨的寒意。
静坐许久,云雾缭绕过庭院的一角;夜深人静,星辰如斗转过屋檐栏杆。
登山远望,险峻的山川无尽;景色变换,世间万物广阔无边。
领悟到人生的安乐之道,无需苦修禅定或蒲团打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深山幽谷的景象,万杉夹道磴千盘,岩水溪风彻骨寒,给人以深远和清冷之感。坐久云烟过庭角,睡馀星斗转阑干,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宁静与悠然自得。登临不尽山川险,景物无穷世界宽,是对广大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个人生命境界的拓展。

最后两句“会得人生安乐法,不须禅板与蒲团。”表达了诗人通过亲近自然、体验山水而获得的人生哲理,即在于顺应自然,达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自由和内心的安宁。这里不需要僧侣坐禅所用的禅板和蒲团,因为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生命境界的深刻体悟,以及一种超脱物外、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