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轩沙岸,午风轻、飘动一天晴雪。
日色晶荧光眩眼,细逐游丝明灭。
帘幕中间,楼台侧畔,浑是瑶瑛积。
缀松黏竹,恍然如对三绝。
遥认仿佛飞花,花非还似,恼乱多情客。
点染春衫无定度,又转沈香亭北。
密密疏疏,斜斜整整,似雪难分别。
坡仙不见,后人有口何说。
水轩沙岸,午风轻、飘动一天晴雪。
日色晶荧光眩眼,细逐游丝明灭。
帘幕中间,楼台侧畔,浑是瑶瑛积。
缀松黏竹,恍然如对三绝。
遥认仿佛飞花,花非还似,恼乱多情客。
点染春衫无定度,又转沈香亭北。
密密疏疏,斜斜整整,似雪难分别。
坡仙不见,后人有口何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风光图。开篇“水轩沙岸,午风轻、飘动一天晴雪”即刻画出一个阳光和煦、微风习习的清新场景,水边沙岸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如同晴空中飘落的雪花般纯净。
“日色晶荧光眩眼,细逐游丝明灭”则是对这种景色的进一步描绘。阳光透过树梢,斑驳陆离地照在沙上,使人眼前一亮,而那些细小的游丝(可能指柳絮或其他轻盈物事)在光线中时隐时现。
“帘幕中间,楼台侧畔,浑是瑶瑤积”描写了室内外相互映衬的美丽景象。窗帘之间可以看到楼台旁边堆积如同珍珠般的花瓣或柳絮。
“缀松黏竹,恍然如对三绝”则是诗人情感的流露,这里可能借物喻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深。
“遥认仿佛飞花,花非还似,恼乱多情客”中,“遥认”表现了远望中的迷离感,"花非还似"则是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流年变迁的无奈和对往昔美好的留恋。
“点染春衫无定度,又转沈香亭北”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中花瓣飘落的情景,以及诗人在沈香亭北徜徉之时的心情。这里的“点染春衫”可能是指春风中的花瓣轻拂过人的衣衫,留下淡淡的印记。
“密密疏疏,斜斜整整,似雪难分别”则是对前述景色的总结,这些形容词描绘出了柳絮或其他物事在春风中的纷飞舞动,既有密集的地方,也有稀疏之处。
最后,“坡仙不见,后人有口何说”中“坡仙”可能是对古代诗人(如白居易)的尊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前贤的怀念,以及面对如此美景而无法与他们共同欣赏的无奈。同时,也隐含着后世之人在面对这般景色时,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其中之美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诗意的春日场景,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学追求和深沉的情怀。
高轩峨峨临水开,虚檐四敞无纤埃。
主人为此兴不浅,要待嫦娥天际来。
晴空落日清如洗,远水微茫翠烟起。
清簟疏栊半捲帘,思入沧溟几千里。
沧溟迢迢天汉东,玉蟾戏水龙王宫。
清辉只尺不可睹,幽情烂熳迷云空。
有时掀髯琢诗句,乌鹊啁啾隔烟树。
长吟呼起白凤来,恨不同飞碧霄去。
有时凭阑吹洞箫,箫声幽咽惊潜蛟。
倦来梦入水精殿,寒光百道飞银瑶。
香残烛冷催更鼓,遐想苍茫极今古。
牛渚金陵夜夜天,风流百世俱尘土。
感时抚事情依依,东望蓬莱意转迷。
绕阑风露不知冷,隔水松篁应惨凄。
钱塘亦是三江地,风景寻常接宵寐。
抚卷知君信可人,不觉神飞渡江澨。
我歌待月篇,月应解我意,不用阑干苦凝睇。
少迟银桥天际起,与尔同舞霓裳队。
《待月轩为钱塘沈廷璧赋》【明·顾清】高轩峨峨临水开,虚檐四敞无纤埃。主人为此兴不浅,要待嫦娥天际来。晴空落日清如洗,远水微茫翠烟起。清簟疏栊半捲帘,思入沧溟几千里。沧溟迢迢天汉东,玉蟾戏水龙王宫。清辉只尺不可睹,幽情烂熳迷云空。有时掀髯琢诗句,乌鹊啁啾隔烟树。长吟呼起白凤来,恨不同飞碧霄去。有时凭阑吹洞箫,箫声幽咽惊潜蛟。倦来梦入水精殿,寒光百道飞银瑶。香残烛冷催更鼓,遐想苍茫极今古。牛渚金陵夜夜天,风流百世俱尘土。感时抚事情依依,东望蓬莱意转迷。绕阑风露不知冷,隔水松篁应惨凄。钱塘亦是三江地,风景寻常接宵寐。抚卷知君信可人,不觉神飞渡江澨。我歌待月篇,月应解我意,不用阑干苦凝睇。少迟银桥天际起,与尔同舞霓裳队。
https://shici.929r.com/shici/LgwVcks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