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三巴别,于今十七年。
闻猿同白帝,放鹤各青天。
每入寒山梦,奇逢信水船。
临岐相笑约,后会十须全。
忆昔三巴别,于今十七年。
闻猿同白帝,放鹤各青天。
每入寒山梦,奇逢信水船。
临岐相笑约,后会十须全。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周相(大卿)所作的《信州遇陈雨泉》。诗中通过回忆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忆昔三巴别”,诗人追忆起与友人在三巴之地的离别,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于今十七年”一句,以时间的跨度强调了离别之久,增加了情感的厚重感。
“闻猿同白帝,放鹤各青天”两句,运用了典故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各自境遇。猿猴的哀鸣与白帝城相呼应,象征着离别的哀愁;而放飞的鹤在青天翱翔,则寓意着自由与希望。
“每入寒山梦,奇逢信水船”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寒山梦中的相遇,虽是梦境,却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而偶遇信水船,则暗示了偶然的重逢,充满了惊喜与意外。
最后,“临岐相笑约,后会十须全”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重逢时的喜悦与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临歧相笑,是对过往经历的释怀与珍惜;相约后会,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古人留路去,今日共君行。
若待青山尽,应逢白发生。
谁知到兰若,流落一书名。
圣主临前殿,殷忧遣使臣。
气迎天诏喜,恩发土膏春。
草色催归棹,莺声为送人。
龙沙多道里,流水自相亲。
西京无暑气,夏景似清秋。
天府来相辟,高人去自由。
江山通蜀国,日月近神州。
若共将军语,河兰地未收。
寂寞俱不偶,裹粮空入秦。
宦途已可识,归卧包山春。
旧国指飞鸟,沧波愁旅人。
开樽洛水上,怨别柳花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