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问如满禅师·其二》
《问如满禅师·其二》全文
唐 / 李诵   形式: 古风

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

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

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

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

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0)
翻译
佛在皇宫中诞生,也在双林中寂灭。
他在世间停留了四十九年,又说真理无法用言语表达。
包括山河大海,天地日月,万物都有生有灭。
时间到了,一切都会消亡,谁能说没有生灭呢?
对于疑惑,智慧的人能明辨是非。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诵的作品,题为《问如满禅师(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佛教的观点来探讨生与灭、有与无的哲学问题。

“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这两句表达了佛法对待生死的态度,即使是在王族豪门(王宫)中出生的,也终将面临死亡;同样,在双林之下得到解脱的人,最终也要面对灭亡。这里“双林”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某种修行场所。

“住世四十九, 又言无法说。”这两句表明佛陀在人间住了四十九年之后,还有许多道理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这反映了佛法中对真理的深刻认识,以及语言的局限性。

“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这里诗人列举了自然界中的宏大景象,如山脉、河流、大海以及宇宙中的天体和光辉,从而引出生灭无常的哲理。

“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这两句强调了一切事物随着时间的流逝都会走向消亡,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永恒存在。这是对前述自然界景象的一个总结,也是佛教中“无常”的核心思想。

“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还在迷惑中的心态表示同情,同时也指出只有智慧的人才能正确地区分和理解生与灭的道理。这里的“犹若斯”表达了一种依稀、模糊的情感,而“善分别”则是对智者能够明辨世间真相的一种赞誉。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佛教的视角,探讨了生与灭、有与无的哲学问题,以及对于宇宙万物生死更替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李诵
朝代:唐

(761—806)即李诵。唐朝皇帝。德宗长子。德宗建中元年立为太子。贞元二十年,病风且喑。二十一年正月即位,任用王叔文等,革新政治,罢官市,出宫女及教坊女乐九百人。因久疾不愈,在位八月,为宦官俱文珍等所迫,传位太子,自称太上皇。次年卒,谥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猜你喜欢

卖花声.鹧鸪

两两对啼閒。声似人蛮。多情唤得玉骢还。

何处春深行不得,楚水吴山。南翥向梅关。

苦竹丛间。

隋阳不似北禽寒,衔叶未教霜露湿,日映花斑。

(0)

青玉案.题王蒲衣《无题百咏》

琳琅大道风流在。苦春思、如烟海。

笔似新夷初发蕾。

玉台神丽,香奁幽艳,珍尔芳年待。

大珠孕就三千琲。一一唇边少人采。

不嫁朱颜光更倍。

绕亭鸾鹤,满身兰芷,生妒劳真宰。

(0)

柳梢青

双下雕鞍、秦王故苑,共倚栏杆。

玉豆传心,银桃引笑,不怕人看。斜阳稍觉微寒。

回首去、宫城上关。无限芙蓉,因卿妩媚,不爱春山。

(0)

贺新郎.酬赠王山长即次来韵

城与银河接。正新秋、千门碧瓦,万重晴雪。

薄宦京华愁不了,聊唱新词数阕。

还卸取、玉簪偷节。

曲犯梁州偏入破,劈关河、几阵风骚屑。

英雄恨,甚时歇。襄樊军鼓鸣金铁。

问当年、周郎战垒,沙沈戟折。

一自幽兰零落后,只剩湘潭愁客。

笑乞米、频劳书帖。

稍待酒香篱菊放,尽生平、细共先生说。

恐又惹,唾壶缺。

(0)

贺新郎.秋夜对月示弟纬云仍用前韵

戍鼓城楼发。问客里、冰轮照我,几番圆阙。

一片银河天外落,光映千门如雪。

总则是、汉宫明月。

试上麒麟枯冢望,问谁人红粉谁黄发。

风乍吼,青蘋末。应侯有胁凭他折。

但歌罢、仰天裂眼,识卿何物。

穷矣男儿方失路,复壁谁藏英杰。

拚潦倒、身名灰灭。

细听秋林都飒飒,只沙场断镞阴燐血。

良太苦,竟何益。

(0)

沁园春.题徐祯起六十斑斓图

老友者谁,城北徐公,舞衣斑斓。

有豆区一亩,藤花半架,晴山万叠。碧浪千湾。

隐不求名,忧宁用老,竹户蓬门尽日关。

家庭乐,喜庞眉矍铄,皓首团圞。相从樵父渔蛮。

只戏鼓歌楼恣往还。

笑鼎鼎朱门,几人亲在,番番黄发,谁便身閒。

何似贫家,萧然戏綵,六十儿从膝下顽。

倖蹉跌,惹八旬堂上,莞尔开颜。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