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苗员外山行》
《与苗员外山行》全文
唐 / 李端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古人留路去,今日共君行。

若待青山尽,应逢白发生。

谁知到兰若,流落一书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iáoyuánwàishānxíng
táng / duān

rénliújīngòngjūnxíng
ruòdàiqīngshānjìnyìngféngbáishēng

shuízhīdàolánruòliúluòshūmíng

翻译
古人已经为我们铺好了道路,今天与你一同前行。
如果要等到青山都消失,恐怕我们已白发苍苍。
谁能料到,我们在那幽静的兰若之地,只剩下一个书生的名字流传。
注释
古人:指前人或历史上的某代人。
留路:留下道路或指引。
今日:现在,当前。
君:您,尊称。
青山:青翠的山峦,象征青春或长久的生命。
尽:完,尽头。
白发生:头发变白,指年老。
谁知:谁能预料,出乎意料。
兰若:古时指寺庙或隐居之处,也指女子闺房。
流落:飘泊,落魄。
书名:读书人的名字,也可指著作名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与苗员外山行。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同旅行、珍惜时光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首句“古人留路去”设定了一个历史悠久的背景,暗示着这里曾经有过许多前人的足迹。

接着,“今日共君行”则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当下与朋友同行的情景,强调了两人共同的旅行体验。第三句“若待青山尽,应逢白发生”中,“青山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白发生”则可能指的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比如头发变白。这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不仅描绘了时光流转的无常,也触及到了人生易老的主题。

最后一句“谁知到兰若,流落一书名”表达了一种意外和惊喜。兰若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而“流落一书名”则意味着诗人在那里获得了某种文学上的成就或声誉。这既是对个人才华的肯定,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行走之旅,更融入了时间、自然和个人的内心世界,构建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卷。

作者介绍

李端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饯高仁卿农丞奉使还北·其三

别来五度见重阳,草草宾朋共此觞。

听得酒边新句子,可人风味故难忘。

(0)

四安道中所见·其五

生怕秋虫稻把稀,腰镰争出傍晴辉。

尻高首下泥中鹤,啄得黄云尽始归。

(0)

费拾遗书堂

投閒深感圣君恩,放浪华山酒满樽。

高下数峰撑日月,东南一柱壮乾坤。

雁拖秋色迷渔浦,鸦背斜阳过洞门。

偶听山中风水响,恐疑仙乐和朝垣。

(0)

深随石窦千寻去,远自云峰十里来。

(0)

折山道中六言寄涌翠道人·其一

折山有路可上,他日云藏万家。

用处何曾触石,一禅指顶天涯。

(0)

蓦山溪·其四

夜来雨过,桃李将开遍。

策杖引儿童,也学人、随莺趁燕。

青天许大,多少好风光,一岁去,一春来,只恁空撩乱。

西池琼苑。游赏人何限。

玉勒拥朱轮,各骋些、新欢旧怨。

都齐醉也,说甚是和非,我笑他,他不觉,花落春风晚。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