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折山道中六言寄涌翠道人·其一》
《折山道中六言寄涌翠道人·其一》全文
宋 / 朱槔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折山有路可上,他日云藏万家。

用处何曾触石,一禅指顶天涯。

(0)
翻译
山上有路可以攀登,未来某天云雾缭绕,遮住万户人家。
它曾有何用途,只在禅心一指间,指向天边无涯之处。
注释
折:弯曲, 山路。
山:山脉。
路:道路。
可:可以。
上:向上。
他日:将来有一天。
云:云彩。
藏:隐藏。
万:众多。
家:房屋。
何曾:曾经。
触:触及。
石:石头。
禅:佛教中的修行。
指:手指。
顶:顶部, 顶端。
天涯:天边, 边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槔的作品,名为《折山道中六言寄涌翠道人(其一)》。从诗句来看,朱槔在此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风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道法修炼的一种体悟。

“折山有路可上”,这句话表明即使是高峻的山峰,也有路径可以攀登。这不仅是在描述自然景观,更隐喻着人生旅途中的挑战与希望,指出无论多么艰难险阻,都有可能通过努力去克服。

“他日云藏万家”,这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将山中变化莫测的云雾比作能遮蔽千家万户的巨大力量。云在古代文化中常有神秘色彩,它们的变幻无常,正如自然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不可预测。

“用处何曾触石”,这句诗表达了一种修炼或打坐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触石”可以理解为在山中静坐,心灵与大地紧密相连。这里强调的是一种精神状态,即通过禅定来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一禅指顶天涯”,这句话则显现出诗人对禅宗修炼的一种理解和体验。在这句中,“一禅”意味着专注的心灵,通过冥想(禅)来达到心境的至高点,即使是最高的天空边际,也似乎可以指向。这不仅是在形容自然景观,更在表达诗人内心对于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中禅修的意境,既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透露出他对精神世界追求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朱槔
朝代:宋

徽州婺源人,字逢年。朱松弟。有轶才,自负其长,不肯随俗俯仰。工诗。有《玉澜集》。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残梅

有馀香,无别意,难向东风说。

前夜朦胧,一晌邀霜月。

元来却上柳梢,平沈碧海,拚不管、幽芳凄绝。

情无歇,苦禁断雨斜阳,望寻香冻蝶。

漫无消息,归燕空饶舌。

便判取艳坠珠楼,烟飞紫玉,也难待、杜鹃啼血。

(0)

摊破浣溪沙.始春新月

嫩柳梢头挂一分,玉痕松浅绿烟轻。

空里流霜荡漾,逼天清。

瘦影徘徊还似梦,朦胧雪鬓未惺惺。

却恼人间菱镜,太分明。

(0)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二十.王司寇世贞.投赠

白雪仙郎雅奏偏,秋曹云冷綵毫传。

迢遥星棹依元礼,萧瑟高楼忆仲宣。

采药三山迷蜃气,长歌万里看龙渊。

东方千骑空筹策,愧尔酬恩紫禁边。

(0)

题芦雁绝句十八首·其十八

墨光之外喷秋光,夜永江寒楚塞长。

记得苍梧多泪竹,缄愁无柰断衡阳。

(0)

前雁字诗十九首·其七

冉冉漾轻柔,关河只此愁。

鹰鹯疑谤诅,鸠鸴漫咨诹。

水月三人影,霜霄一抹秋。

江山日日改,挟策亦奚游。

(0)

和梅花百咏诗·其六十四东阁梅

香国扬州锦阵豪,诗情偏向峭寒高。

都官吟后输声价,倾盖白头只水曹。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