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临前殿,殷忧遣使臣。
气迎天诏喜,恩发土膏春。
草色催归棹,莺声为送人。
龙沙多道里,流水自相亲。
圣主临前殿,殷忧遣使臣。
气迎天诏喜,恩发土膏春。
草色催归棹,莺声为送人。
龙沙多道里,流水自相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即将启程前往洪州的场景,表达了对其安然赴任和完成使命的美好祝愿。首句“圣主临前殿”,通过帝王亲自在殿堂处理国事,展现了朝廷对此次任务的重视与紧迫感。
接着,“殷忧遣使臣”显示了皇帝对于这位使臣的任命和关心,他被派往外地执行重要职责。紧随其后的是“气迎天诏喜,恩发土膏春”,这里通过“气迎天诔”表达了对圣旨的欢迎,以及由此带来的喜悦之情;而“恩发土膏春”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温暖与生机,可能暗指朝廷的恩泽和春意,预示着使臣将在外地得到充分展现的机会。
“草色催归棹,莺声为送人”这一联,则以自然景物衬托人们对这位官员即将离去的情感。这里,“草色催归棹”意味着春天的到来,使得旅途中的脚步匆忙;而“莺声为送人”,则是通过鸟鸣声作为送别,传达出一种依依不舍的情绪。
最后两句“龙沙多道里,流水自相亲”描写了使臣行程中的景象。这里,“龙沙多道里”可能指的是沿途的风光与道路之长,而“流水自相亲”则营造了一种和谐、自然的情境,似乎也寓意着人际关系的融洽。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对使臣赴任的关切,也通过生动的自然画面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文关怀。
钟鼓考击殷夜床,我方咽药不下吭。
苦思一语缓吾缚,重遭缚急如缚羊。
平生两眼大如镜,白首读律无精光。
商君入秦祸始大,文武之道几灭亡。
文人废经宁废律,何者百谷无稻粱。
春风二月锦官寺,梦绕十年新学场。
莲房密室仅千讲,传疏狼籍酬朱黄。
如恒山蛇救首尾,弗学饥鼠吟空墙。
我生不愿文字习,亦不愿学屠龙方。
半窗睡美君勿聒,自有云月供平章。
父子湖海心,岁月易波荡。
长沙固艰难,不在九天上。
风尘护衣篝,花柳谢屏障。
车行无多乘,雷动有馀壮。
阆风吾故游,弱水恨新涨。
诗书饱丘壑,翁事来献状。
入门视颜閒,一笑挟缯纩。
官池凫雁深,洗盏发家酿。
人生果何乐,此乐天所贶。
故山在何许,梦寐或东向。
公如问云何,报我今跌踼。
又冬一月方岁除,适当公归开府初。
汝离前驱土牛后,我天子律公吹嘘。
臂端橐籥元自如,与民岁年无负租。
民痴望公不愿馀,愿公夕马先朝车。
高牙大纛如浴凫,出没千里来哺雏。
西山莫雨知有无,使君两眼吞江湖。
庐山老子霜髯须,如世界阔造物炉。
两翁故人肯情疏,诚知握粟不可呼,待作二凤鸣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