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荔支诗·其二十四》
《荔支诗·其二十四》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采得明珰掌上寒,玉膏溢渍竟谁看。

自顾自怜还自惜,分明记得倚栏干。

(0)
鉴赏

这首诗以荔枝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深情与感慨。首句“采得明珰掌上寒”描绘了采摘荔枝时的场景,荔枝如同珍贵的明珠般被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虽是夏日炎炎,却因这份珍视而感到一丝凉意。次句“玉膏溢渍竟谁看”则将荔枝比作凝脂般的玉膏,虽质地细腻,香气四溢,却无人欣赏其美,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后两句“自顾自怜还自惜,分明记得倚栏干”,诗人转而自省,感叹自己的处境与荔枝相似,独自怜惜自己,仿佛在回忆某个倚靠栏杆的时刻,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境遇的无奈。整首诗通过荔枝这一意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世态炎凉以及自我价值的思考,情感深沉,寓意丰富。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中秋对月遣兴

凉露满天秋气清,月光先到客边明。

举杯对影深相属,只有姮娥不世情。

(0)

留别诸友八首·其一

留连冉冉已过夏,离别匆匆又值秋。

酒尽玉壶歌舞散,月明千里照汾流。

(0)

宿白马寺人家

白马驼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萧萧茅屋秋风里,一夜雨声乡思浓。

(0)

郊游

客居烦聒毒我肠,偶骑款段登周行。

西行三里渡小水,北上百步临高冈。

远近人家翳乔木,依稀邮舍围垂杨。

是时陇麦半乾槁,南风起浪日色黄。

所遇林桑已空兀,谁家妇女犹提筐。

惟南有山接嵩少,云门开阖峰低昂。

清回爽气彻心目,便觉尘虑都消忘。

回鞭窈窕历溪谷,野花野草供幽香。

壳蜗垤蚁各生遂,潜鳞飞鸟咸徜徉。

东折萦纡历平坂,纵观大化穷毫芒。

乃悟群生隐无极,始知一气包鸿荒。

此意悠悠真罕识,令人酷忆点也狂。

缓辔归来日已夕,满怀风月天茫茫。

(0)

画梅歌为朱大理题

天地有清气,钟人亦钟物。

阿谁写出江南春,彷佛湖山见佳木。

老干何槎牙,柔条亦森罗。

疏枝夭矫相交加,花神幻出连空葩。

长风吹落天家雪,万蕊千枝晓争白。

瑶台仙子舞衣飘,姑射神人佩珠结。

冰玉之姿孰与伦,生来不受半点尘。

野草閒花真?屑,粗桃俗李徒纷纭。

物意有如此,人间真太奇。

庾岭何须访消息,孤山不用寻横枝。

但愿江山处处结真味,共与盐鹾调六气。

星骑箕尾若可追,编书垂誉过千世。

(0)

拟古四十一首·其二十二

虞帝尚钦恤,大禹泣罪人。

所以圣者心,天地同一仁。

周政失其御,侯章僣无伦。

刍灵既莫施,作俑亦不闻。

秦穆一朝逝,殉以三良身。

临穴殊懔慄,仰天亦悲辛。

古犹惜累辜,如何杀俊民。

王诛一以失,流毒荡无垠。

骊山锢重泉,银海通幽津。

遂使三秦众,半作地下尘。

天道本好还,嬴族亦沉沦。

因歌黄鸟诗,重为仁者陈。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