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提据岭复,望望红霞殷。
行宫搆其旁,来往止顿便。
昔我少年时,题诗松竹间。
岁久日就圮,不复税征鞍。
往往过其下,辄为重留连。
去岁稍修治,剪除棘与萑。
匪同赋经始,成亦不日焉。
春风二月半,轻舆历蓟田。
山容宛相迎,轩榭堪周旋。
泉声共松韵,似话宿昔然。
惟有绯桃花,含胎迟芳鲜。
物应有深意,脉脉谁为宣。
寂寥见赏稀,荣华讵久妍。
如来特拈来,示我如是禅。
招提据岭复,望望红霞殷。
行宫搆其旁,来往止顿便。
昔我少年时,题诗松竹间。
岁久日就圮,不复税征鞍。
往往过其下,辄为重留连。
去岁稍修治,剪除棘与萑。
匪同赋经始,成亦不日焉。
春风二月半,轻舆历蓟田。
山容宛相迎,轩榭堪周旋。
泉声共松韵,似话宿昔然。
惟有绯桃花,含胎迟芳鲜。
物应有深意,脉脉谁为宣。
寂寥见赏稀,荣华讵久妍。
如来特拈来,示我如是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桃花寺行宫的访问与感慨,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首句“招提据岭复,望望红霞殷”描绘了桃花寺行宫所处的壮丽景色,山岭之上,红霞映照,一片绚烂。接着“行宫搆其旁,来往止顿便”点明了行宫的位置,以及它对于过往行人的便利性。
“昔我少年时,题诗松竹间”回忆了诗人年轻时在此题诗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岁久日就圮,不复税征鞍”则感叹岁月更迭,曾经的繁华已成废墟,不再有马鞍停驻。
“往往过其下,辄为重留连”描述了诗人经常路过此处,总要停留欣赏一番。接下来“去岁稍修治,剪除棘与萑”提到去年对行宫进行了一番修缮,使得环境更加宜人。
“匪同赋经始,成亦不日焉”表达了这次修缮的迅速完成,没有花费太多时间。接着“春风二月半,轻舆历蓟田”描绘了春日里轻车出游的场景,山川之美迎面而来,轩榭之间可以自由活动。
“泉声共松韵,似话宿昔然”将泉水声与松树的韵律比作对话,仿佛在讲述着过去的往事。最后“惟有绯桃花,含胎迟芳鲜”点出桃花的独特之处,虽迟开却依然美丽。
“物应有深意,脉脉谁为宣”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深藏的意义的思考,而“寂寥见赏稀,荣华讵久妍”则感叹美景虽美,但赏识者稀少,繁华终将消逝。
“如来特拈来,示我如是禅”以佛教的比喻结束全诗,暗示诗人通过这次访问,领悟到了某种深刻的禅理。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汉地山河远,边城草木长。
西戎空大夏,北虏送君王。
礼乐兼三统,车书混八荒。
征伐司卫霍,奉使遣苏张。
号令知无外,衣冠入夜郎。
蒐兵临瀚海,郡县裂姑臧。
邮传通族障,奚奴识宪章。
华夷同正朔,天子坐明堂。
西极奉龙马,何用贽白狼。
结客少年场,横行静朔方。
嫖姚新拜将,亲选羽林郎。
百宝装犀甲,千金饰箭房。
笑谈看匕首,博戏赌香囊。
聚饮胡姬酒,同升射雉堂。
联骑绝沙漠,分麾入范阳。
陈前俘黠虏,马首拜降王。
归来辞厚赏,小阁醉红妆。
春烟昼白春草绿,春水溶溶曲江曲。
吴宫梁苑尽灰飞,胡马骄嘶衔苜蓿。
萧条南国閟春愁,章台瑶室今茅屋。
中原民庶被毡裘,万室无人皆鼠伏。
子归何处定安巢,楚幕虽多易倾覆。
感君为君思建章,万户朱门缀珠玉。
当时天下尚无为,今日悲凉变何速。
感君歌,为君哭,汾阳已死淮阴族。
沉沉壮士听晨鸡,豺狼当路食人肉。
燕齐邹鲁化腥膻,番人走马鸣?辘。
迢迢方诸宫,玉阙排霄起。
扶桑高扶疏,森耸数千里。
碧椹杂青葱,蟠桃映瑶水。
离离间朱实,凤鸟护丹蕊。
灵风洒兰林,空歌洞霄紫。
青童会群真,趣节召扬许。
安妃从元君,鸾旗翳沧渚。
翩翩八景舆,鸣珂下容与。
拊手扬玉音,妙响翔天宇。
真气凄金石,聆之廓丹府。
灵波濯曜罗,朝元道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