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出乖物情,薄游寓余目。
春风夫如何,时见千里绿。
蚕女犹未来,桑阴正渥缛。
上有戴胜鸣,间关奏丝竹。
彼奏非有适,此会如见属。
因之念友生,历乱我心曲。
沈思入迷径,回策从疲足。
归及午饷馀,言跨返耕犊。
屏出乖物情,薄游寓余目。
春风夫如何,时见千里绿。
蚕女犹未来,桑阴正渥缛。
上有戴胜鸣,间关奏丝竹。
彼奏非有适,此会如见属。
因之念友生,历乱我心曲。
沈思入迷径,回策从疲足。
归及午饷馀,言跨返耕犊。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拟古七十首(其六十八)》描绘了诗人独自出游的情景。首句“屏出乖物情”表达了诗人暂时抛开世俗烦恼,独自享受自然的心境。接下来的“薄游寓余目”则写出诗人轻装简行,让目光游弋在春光之中。
“春风夫如何,时见千里绿”描绘了春风拂过大地,展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景象。诗人感叹春风的力量,使得万物复苏,千里皆绿。
“蚕女犹未来,桑阴正渥缛”暗示了春天是蚕农忙碌的季节,而此时桑树阴凉繁茂,暗示着丰收的希望。戴胜鸟的鸣叫“上有戴胜鸣,间关奏丝竹”,增添了生动的音响效果,仿佛乐曲悠扬。
“彼奏非有适,此会如见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并非偶然,而是心灵的契合与归属。诗人借此景色想起了远方的朋友,内心情感复杂,“历乱我心曲”。
“沈思入迷径,回策从疲足”描述了诗人沉浸在深沉的思考中,甚至忘记了疲劳,足可见他对这次独游的投入和喜爱。最后,“归及午饷馀,言跨返耕犊”以归家的场景收尾,诗人疲惫但满足地骑着耕牛,结束了这次富有诗意的旅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怀念,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的闲适与情感寄托。
青春能几何,青春能几何。
苍髯绀发看成皤,亦有红颜嫩于花,东风驰道属谁家。
可道光阴流电转,草上霜飞峭如剪。
心如不知恍重见,心语不通惟见面。
重见面,愁转多。
归来银烛炯长夜,叹息青春能几何。
草草相逢小驻船,一杯和泪饮江天。
妹孤忍使行千里,兄老那堪别数年。
马转不容吾怅望,橹鸣肯为汝留连。
神如相此俱强健,绿发归来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