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开牡丹》
《新开牡丹》全文
元 / 刘秉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四月新来三月还,一春光景镜中看。

东风也逐情浓处,吹落桃花放牡丹。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刘秉忠的《新开牡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四月时节,新开牡丹的美丽景象。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变迁与情感的波动巧妙融合。

“四月新来三月还”,开篇即以时间的变化为背景,暗示季节更迭,万物复苏。四月的到来,仿佛是时间的重新开始,而三月的回返,则是大自然循环往复的体现。这样的表述,既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又蕴含着对生命循环的哲思。

“一春光景镜中看”,春日的美景如同镜子中的倒影,清晰而美丽。这里不仅描绘了春光的明媚,更通过“镜中看”这一比喻,强调了春景的静谧与美好,仿佛是经过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让人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东风也逐情浓处,吹落桃花放牡丹”,最后一句更是点睛之笔。东风不仅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也似乎懂得了人间的情感,它在情感浓郁之处轻轻吹拂,让桃花凋谢,牡丹盛开。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喻了情感的起伏与变化。桃花的凋零与牡丹的绽放,象征着生命的交替与重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体验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介绍
刘秉忠

刘秉忠
朝代:元   字:仲晦   号:藏春散人   籍贯:邢州(今河北邢台市)   生辰:1216-1274年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猜你喜欢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其二下山

行歌翠微里,共下山前路。

千峰返照外,一鸟投岩去。

渡口晚无人,系舸芳洲树。

(0)

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其二

吾尝思丰乐,魂梦不在身。

三年永阳谪,幽谷最来频。

谷口两三家,山泉为四邻。

但闻山泉声,岂识山意春。

春至换群物,花开思故人。

故人今何在,憔悴颍之滨。

人去山自绿,春归花更新。

空令谷中叟,笑我种花勤。

(0)

试院闻奚琴作

奚琴本出奚人乐,奚虏弹之双泪落。

抱琴置酒试一弹,曲罢依然不能作。

黄河之水向东流,凫飞雁下白云秋。

岸上行人舟上客,朝来暮去无今昔。

哀弦一奏池上风,忽闻如在河舟中。

弦声千古听不改,可怜纤手今何在。

谁知著意弄新音,断我樽前今日心。

当时应有曾闻者,若使重听须泪下。

(0)

出郊见田家蚕麦已成慨然有感

谁谓田家苦,田家乐有时。

车鸣缫白茧,麦熟啭黄鹂。

田家此乐几人知,幸独知之未许归。

逢时得宠已逾分,报国无能徒尔为。

收取玉堂挥翰手,却寻南亩把锄犁。

(0)

寄张至秘校

关山一里一重愁,念远伤离两未休。

南陌望穷云似帐,西楼吟断月如钩。

柳绵飞后春应减,兰径荒时客倦游。

拟寄东流问沟水,亦应沟水更东流。

(0)

奉酬长文舍人出城见示之句

春分腊雪未全销,凛冽春寒气尚骄。

摄事初欣迎社燕,寻芳因得过溪桥。

清浮酒蚁醅初拨,暖入莺篁舌渐调。

兴味爱君年尚少,莫嫌斋禁暂无憀。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