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琴本出奚人乐,奚虏弹之双泪落。
抱琴置酒试一弹,曲罢依然不能作。
黄河之水向东流,凫飞雁下白云秋。
岸上行人舟上客,朝来暮去无今昔。
哀弦一奏池上风,忽闻如在河舟中。
弦声千古听不改,可怜纤手今何在。
谁知著意弄新音,断我樽前今日心。
当时应有曾闻者,若使重听须泪下。
奚琴本出奚人乐,奚虏弹之双泪落。
抱琴置酒试一弹,曲罢依然不能作。
黄河之水向东流,凫飞雁下白云秋。
岸上行人舟上客,朝来暮去无今昔。
哀弦一奏池上风,忽闻如在河舟中。
弦声千古听不改,可怜纤手今何在。
谁知著意弄新音,断我樽前今日心。
当时应有曾闻者,若使重听须泪下。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试院闻奚琴作》,通过对奚琴音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诗的开篇点明奚琴的来历,暗示了其背后的历史情感。接着,诗人通过弹奏者的泪水,展现了音乐的感染力和触动人心的力量。
"黄河之水向东流"一句,以自然景象象征时间的流逝,"凫飞雁下白云秋"则增添了画面的凄凉感。诗人将听琴与现实中的行旅生活相融合,"岸上行人舟上客,朝来暮去无今昔",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哀弦一奏池上风",音乐与自然环境交织,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诗人感叹"弦声千古听不改,可怜纤手今何在",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无奈。最后,诗人设想如果那些曾经听过的人能再次听到这琴声,必定会为之动容,泪下如雨。
整首诗以琴声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生与死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