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龙华寺》
《游龙华寺》全文
宋 / 徐若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杖履曾为胜地游,朅来惊叹岁华周。

上方重阁人如旧,修竹茂林山自秋。

尚想纵谈方外去,空馀妙墨壁间留。

回头彭蠡湖边路,准拟东归一钓舟。

(0)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徐若浑的《游龙华寺》,描绘了诗人重游龙华寺时的感慨与回忆。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转的感叹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首句“杖履曾为胜地游”,开篇即点明诗人曾经在此地游览,以“杖履”形象地描绘出行游之态,既显出诗人风雅之气,又暗含着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接着,“朅来惊叹岁华周”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再次来到此地时的感慨,时间的流逝让一切似乎都发生了变化,但又在某些方面保持着不变,这种对比给人以深思。

“上方重阁人如旧,修竹茂林山自秋。”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龙华寺的景致,上方的阁楼依旧,人们也仿佛未曾改变,而周围的竹林、树林则在秋天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反衬出人心的恒定,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尚想纵谈方外去,空馀妙墨壁间留。”这两句转而表达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他想象着自己曾经在这里畅谈玄理,而现在只能看到墙上留下的精妙书法,这不仅是对往事的回忆,也是对艺术与智慧的敬仰。

最后,“回头彭蠡湖边路,准拟东归一钓舟。”诗人回望来时的路,心中已有了归隐的打算,他希望在东归的路上,能有一叶扁舟相伴,或许是在彭蠡湖畔,过上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龙华寺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宋朝文人对于自然、历史、人生深刻的思考与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宋诗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徐若浑
朝代:宋

徐若浑,字居明,铅山(今江西铅山东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入太学。后以亲老乞归,不仕(《铅书》卷三、卷四)。今录诗五首。
猜你喜欢

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应制

北山东入海,驰道上连天。

顺动三光柱,登临万象悬。

俛观河内邑,平指洛阳川。

按跸夷关险,张旗亘井泉。

晓岩中警柝,春事下蒐田。

德重周王问,歌轻汉后传。

宸游铺令典,睿思起芳年。

愿以封书奏,回銮禅肃然。

(0)

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

天门日射黄金榜,春殿晴曛赤羽旗。

宫草微微承委佩,炉烟细细驻游丝。

云近蓬莱常好色,雪残鳷鹊亦多时。

侍臣缓步归青琐,退食从容出每迟。

(0)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拾遗曾奏数行书,懒性从来水竹居。

奉引滥骑沙苑马,幽栖真钓锦江鱼。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礼法疏。

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

(0)

无题四首·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0)

长乐亭留别

灞浐风烟函谷路,曾经几度别长安。

昔时蹙促为迁客,今日从容自去官。

优诏幸分四皓秩,祖筵惭继二疏欢。

尘缨世网重重缚,回顾方知出得难。

(0)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

白露伤草木,山风吹夜寒。

遥林梦亲友,高兴发云端。

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

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