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青溪九曲,画船曾记游冶。
绋纚维处闻箫管,多在柳堤月榭。朝复夜。
费蜀锦吴绫,那惜缠头价。臣之壮也。
似落魄相如,穷居仲蔚,寂莫守蓬舍。
江南好,未免閒情沾惹。风光又近春社。
茶铛药碓残书卷,移趁半江潮下。无广厦。
听快拂花梢,燕子营巢话。香销烛灺。
看丁字帘边,团团寒玉,又向板桥挂。
少年时、青溪九曲,画船曾记游冶。
绋纚维处闻箫管,多在柳堤月榭。朝复夜。
费蜀锦吴绫,那惜缠头价。臣之壮也。
似落魄相如,穷居仲蔚,寂莫守蓬舍。
江南好,未免閒情沾惹。风光又近春社。
茶铛药碓残书卷,移趁半江潮下。无广厦。
听快拂花梢,燕子营巢话。香销烛灺。
看丁字帘边,团团寒玉,又向板桥挂。
这首诗是清代作家吴敬梓所作的《买陂塘·癸丑二月自全椒移家寄居秦淮水亭诸君子高宴各赋看新张二截见赠余既依韵和之复为诗馀二阕以志感焉》中的第一阕。诗人回忆起少年时期在青溪游玩的美好时光,乘画船游冶,听着箫管声在柳堤月榭回荡。他描述了当时的豪奢生活,不惜金钱享受,但也流露出壮年时的落魄与寂寥,自比司马相如和王仲蔚,寓居简陋,感叹人生境遇。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眷恋,闲情难抑,春社将近,他沉浸在读书品茗的生活之中,随着潮水移动,心中却仍有对燕子筑巢的关心。最后,夜晚降临,香烟袅袅,蜡烛微光中,诗人凝视着丁字帘边的寒玉般的月影,又映照在板桥之上,营造出一种孤寂而诗意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又有对当下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变迁的深刻体验。
苍山多回互,四望令人迷。
过午日已暖,残雪融为泥。
路滑不可进,弱葛愁攀跻。
老幼委沟壑,不如犬与鸡。
嗷嗷同行子,手中各有携。
汲涧为饮食,架木为岩栖。
夜半三四惊,翁媪禁儿啼。
念我长病母,乱离隔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