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闲居·其二》
《春日闲居·其二》全文
明 / 法杲   形式: 古风

山头云,松际色,早晚对君君未识。

淳于梦,王质柯,点君不省如君何。

朱颜有时还不酡,君不闻,踏踏歌。情何浓,目何了。

形骸龙钟鬓丝皓,机关不破终于夭。

有心曾悟几浮云,有耳曾闻几啼鸟?

檐树不风枝自鸣,落花半与春阶平。

一天晴日已如是,况此夜来风雨声。

霜前柳条春后莺,好花落尽弹空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春日闲居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山头云,松际色”,描绘了山峰上云雾缭绕,松林间色彩斑斓的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的隐逸情怀。接下来,“早晚对君君未识”一句,似乎在说,这样的美景虽美,却无人能真正欣赏和理解,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

“淳于梦,王质柯”引用了两个典故,淳于棼梦见大槐安国,王质观棋不觉斧柯烂,通过这两个故事,诗人表达了对梦境与现实、幻象与真实之间界限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朱颜有时还不酡,君不闻,踏踏歌”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朱颜易老,时光匆匆,诗人以“踏踏歌”表达对生命的珍惜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情何浓,目何了”,情感深厚,目光却难以触及事物的本质,这既是对外界现象的观察,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形骸龙钟鬓丝皓,机关不破终于夭”描述了岁月的无情,身体逐渐衰老,生命终将消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有心曾悟几浮云,有耳曾闻几啼鸟?”诗人反思自己,曾经对世事有所感悟,但又有多少是真正理解的呢?对自然的声音,又有多少能够深刻体会?

“檐树不风枝自鸣,落花半与春阶平”,风吹过屋檐下的树木,枝条自行摇曳作响;春花凋零,一半落在台阶上,与地面平齐,这些细节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规律的和谐。

“一天晴日已如是,况此夜来风雨声”,晴朗的一天已经如此,更何况是夜晚的风雨之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以及对生活变化无常的感慨。

最后,“霜前柳条春后莺,好花落尽弹空筝”,霜降前柳条依然翠绿,春去后黄莺依旧欢唱,美好的花朵最终凋零,只剩下空荡荡的筝弦,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命轮回,同时也寓含了人生的哲理:美好总是短暂的,唯有接受并顺应自然规律,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法杲
朝代:明

法杲,字雪山,出家吴门之云隐庵,以舞象之年,修瑜珈法。及长悲悔,遂弃去,修出世法,与一雨润公,巢松浸公,同参雪浪大师于无锡之华严寺。
猜你喜欢

临邛计次魏自言六世祖破荒先生晚居景陵因葬

不及抠衣拜紫岩,尚能什袭宝书函。
扫除荆棘扶初日,投畀烟岚困老谗。
四海时无伸国论,百年人自仰台衔。
南轩衣钵今何似,见说诸孙也不凡。

(0)

去年微之国史读易彻章梦谒晦翁相与从容话言

礼经遗子略闻之,大法昭然世莫违。
初学卑卑由礼立,终身恳恳欲仁依。
芸苗自我持三勿,克己从头绝四非。
往教旧盟如可践,警其懈惰久心希。

(0)

上茶使赵伯川

六阳浩荡奏薰风,白雨肥梅纂纂红。
学到狼胡心湛湛,性同麟趾步融融。
已锄汉戚更王化,行建周宗辅圣聪。
师友一源端复振,世间从此卜兴隆。

(0)

上赵茶马

仙源奕叶满皇州,人物于今第一流。
蹈履诗书宗孔孟,扶持日月继伊周。
更观河浒盘根出,已自风雩向上求。
异说扫除昌此道,方来勋业掩前修。

(0)

送挽监簿游子正诗

早年驰伟誉,晚岁奋奇才。
奔走千官冗,经纶万虑开。
忠谋扶日上,切谏挽天回。
大厦方如许,云何柱石摧。

(0)

挽刘大监思恭

簪绂源流远,诗书气味香。
啼莺翔涧谷,鸣凤瑞朝阳。
壮志欣辰告,羸躯痛夕亡。
万夫今失望,拟欲问苍苍。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