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圃萧疏甚,秋光亦可吟。
桔槔閒井畔,蟋蟀聚墙阴。
蔓老霜壶坠,花稀风蝶寻。
白驹惊过隙,抚景愧君临。
晚圃萧疏甚,秋光亦可吟。
桔槔閒井畔,蟋蟀聚墙阴。
蔓老霜壶坠,花稀风蝶寻。
白驹惊过隙,抚景愧君临。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田园景象,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晚圃中萧瑟而富有生机的秋日风光。
首句“晚圃萧疏甚”,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晚间的园圃显得格外空旷与寥落,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秋光亦可吟”一句,转为对眼前景色的赞美,虽是萧疏,却也值得吟咏,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热爱。
“桔槔閒井畔,蟋蟀聚墙阴。”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园中的静谧景象。桔槔(汲水工具)闲置在井边,暗示着农事已歇,一片宁静;而蟋蟀聚集在墙阴下,鸣声此起彼伏,增添了秋日的生机与活力。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蔓老霜壶坠,花稀风蝶寻。”进一步描绘了植物在秋霜下的变化。藤蔓因年老而枯萎,霜降后掉落;花朵稀少,但仍有蝴蝶前来寻找,象征着生命在逆境中依然坚韧不屈,展现出自然界顽强的生命力。
最后,“白驹惊过隙,抚景愧君临。”诗人借用了“白驹过隙”的典故,表达了时间流逝之快,以及面对美景时内心的感慨与自省。同时,也暗含了对来访者的尊敬与感激,通过这一场景,诗人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也传递了对生活、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晚圃秋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田父归来畏争席,生不能学天目徐卿,典衣沽酒长醉客,弇园勺水一拳石。
又不能学太湖三万六千顷,洞庭七十二峰,粘天插天碧。
郑子移家西洞庭,雅与徐卿称莫逆。
人生获此二绝良以快,忽复担簦剥啄破我衡门色。
汝既不愿作万户侯,又何必要识韩荆州。
牛腰一束尽行卷,快语自足夸千秋。
男儿脚底路何限,内则五岳外十洲。
郑子黑髭须,其根雪千茎。
饮酒不三勺,盎然双颊赪。
口如崩峡江涛倾,?然一笑谓我胜徐卿。
谓胜徐卿已非偶,复谓弇园自佳岂复须洞庭。
亦知前言戏我耳,君不读蒙庄子,斥鴳抢榆大鹏九万里,逍遥之游竟如此。
《赠郑山人》【明·王世贞】田父归来畏争席,生不能学天目徐卿,典衣沽酒长醉客,弇园勺水一拳石。又不能学太湖三万六千顷,洞庭七十二峰,粘天插天碧。郑子移家西洞庭,雅与徐卿称莫逆。人生获此二绝良以快,忽复担簦剥啄破我衡门色。汝既不愿作万户侯,又何必要识韩荆州。牛腰一束尽行卷,快语自足夸千秋。男儿脚底路何限,内则五岳外十洲。郑子黑髭须,其根雪千茎。饮酒不三勺,盎然双颊赪。口如崩峡江涛倾,?然一笑谓我胜徐卿。谓胜徐卿已非偶,复谓弇园自佳岂复须洞庭。亦知前言戏我耳,君不读蒙庄子,斥鴳抢榆大鹏九万里,逍遥之游竟如此。
https://shici.929r.com/shici/TnK7jhAI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