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王溷大历,矫矫独杨公。
所以白麻下,弇然素丝风。
驺呵京兆削,粉黛汾阳空。
虽怜夺之早,高名翻得终。
元王溷大历,矫矫独杨公。
所以白麻下,弇然素丝风。
驺呵京兆削,粉黛汾阳空。
虽怜夺之早,高名翻得终。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览古感时偶成十古律》系列之一,具体为第六首。诗中通过历史人物杨公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句“元王溷大历”点明了时间背景,暗示了历史的混杂与复杂。接着“矫矫独杨公”赞扬了杨公的独立不群,凸显其人格魅力。随后,“所以白麻下,弇然素丝风”运用比喻手法,将杨公的名声比作白麻下的素丝风,既轻盈又深远,形象地描绘了其影响的广泛和深远。
“驺呵京兆削,粉黛汾阳空”两句则通过对比,展现了权力更迭的无情。京兆削去,象征着权力的消逝;汾阳空余,暗示了昔日繁华的消散。这两句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残酷,也暗含了对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
最后,“虽怜夺之早,高名翻得终”表达了对杨公虽被夺权却最终以高名收场的惋惜与肯定。这不仅是对杨公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历史中那些虽遭挫折但最终仍能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洞察力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沈子报雠塞外行,一诧便得千黄金。
买马买鞍意不惬,更买五尺番家铁。
镂金小字半欲灭,付与碧眼译不出。
细瓦厂中多狐狸,京师夜行不敢西。
叔子佩之只一过,黄蒿连夜闻狐啼。
今年我从上谷行,中丞遗我聊癸庚。
买驴南归只两旬,只愁马上逢黄巾。
叔子见我无所仗,解刀赠我行色壮。
毕竟还从水道归,挂在蓬窗两相向。
一日十拔九摩挲,鞘影鳞鳞入向河。
须臾报道渔罩外,电脚龙腾五尺梭。
白日午未倾,野火烧青昊。
蝇母识残腥,寒唇聚秋草。
海门不可测,练气白于捣。
望之远若迟,少焉忽如扫。
阴风噫大块,冷艳拦长岛。
怪沫一何繁,水与水相澡。
玩弄狎鬼神,去来准昏晓。
何地无恢奇,焉能尽搜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