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方伯雨》
《寄方伯雨》全文
明 / 程嘉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村边废宅少人居,闻道生徒共扫除。

书札浮沉三月后,交游显晦廿年余。

小岩原上归僧远,长石冈头旅骑疏。

知尔含情望天末,苍烟落日几踌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āngbǎi
míng / chéngjiāsuì

cūnbiānfèizháishǎorénwéndàoshēnggòngsǎochú

shūzháchénsānyuèhòujiāoyóuxiǎnhuì廿niànnián

xiǎoyányuánshàngguīsēngyuǎnchángshígāngtóushū

zhīěrhánqíngwàngtiāncāngyānluòchóuchú

鉴赏

这首明代程嘉燧的《寄方伯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感伤的乡村景象。首句“村边废宅少人居”,写出了村庄边缘废弃房屋的荒凉,人迹罕至,暗示了友人方伯雨可能居住的环境偏僻。次句“闻道生徒共扫除”,通过“生徒”和“扫除”二字,想象友人或许在教书育人,生活简朴而有序。

第三句“书札浮沉三月后”,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通信的间隔时间之长,反映出他们之间的距离遥远或事务繁忙。第四句“交游显晦廿年余”,则感慨友情历经岁月变迁,时而明亮,时而暗淡,但始终不变。

第五、六句“小岩原上归僧远,长石冈头旅骑疏”,通过描绘僧人归去的背影和稀疏的旅人,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寂,也暗寓友人生活的孤独。最后一句“知尔含情望天末,苍烟落日几踌躇”,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想象他在黄昏时分凝视天边,心中充满期待与惆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废宅、生徒、书札、归僧、旅骑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程嘉燧

程嘉燧
朝代:明

程嘉燧(1565~1643)明代书画家、诗人。字孟阳,号松圆、偈庵,又号松圆老人、松圆道人、偈庵居士、偈庵老人、偈庵道人。晚年皈依佛教,释名海能。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今安徽休宁)人,应试无所得,侨居嘉定,折节读书,工诗善画,通晓音律,与同里娄坚、唐时升,并称“练川三老”。谢三宾合三人及李流芳诗文,刻为《嘉定四先生集》,有《浪淘集》。
猜你喜欢

一剪梅.扇梅

斜绾香云倚镜台。春已输梅。人欲欺梅。

护寒帘蟆手初开。翠羽飞来。白雪飘来。

冷月寒云到玉阶。画角声哀。玉笛腔哀。

春幡笑语遍城隈。传道阳回。喜是郎回。

(0)

酹江月.送人之南雍

都门晓霭,做渭城朝雨,赠人行色。

长剑横秋天地小,匹马临风跑立。

布袖天香,锦囊诗句,壮观京华客。

江南去去,月明应望江北。

天意未赚英雄,试教回首,青史看陈迹。

灯火桥门三载事,晨镜尚夸头黑。

雕鹗秋霄,鱼龙春浪,气满风云臆。

住君一醉,碧山正未西日。

(0)

酷相思·其二亿旧

小院深深帘影悄。心字篆烟微袅。

听琵琶、欲拨相思调。花前也、微微笑。

樽前也、微微笑。到得而今分散了。腊泪溶溶晓。

便梦中、有路浑难到。春风也、侬知道。

春雨也、侬知道。

(0)

海棠春.闺词,和王阮亭先生韵·其一晓妆

枕棱斜溜金钗响。人倦起、日高朱网。

揽镜怯梳头,一点情波漾。牡丹新髻翻时样。

怪陌上、游郎争赏。鬌试残妆,日暖云鬟敞。

(0)

望江南·其二十四青墩初夏词

青墩好,乐事胜花朝。

旁舍煆泥载茉莉,小鬟敲竹护樱桃。长日尽逍遥。

(0)

望江南·其二十红桥春游词

虹桥好,懊恼是言归。

好鸟啼春相唤住,浓花对酒欲争飞。客思正依依。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