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玕岂不珍,玉屑竟谁饭。
桧树郁冬皋,木叶辞秋苑。
衿曲自悠悠,衣带日趋缓。
乘月望风霄,人遥尺书断。
琅玕岂不珍,玉屑竟谁饭。
桧树郁冬皋,木叶辞秋苑。
衿曲自悠悠,衣带日趋缓。
乘月望风霄,人遥尺书断。
这首诗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所作的《离合诗寄京邑诸贵》中的片段,以琅玕和玉屑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京城贵人们的思念之情。首句“琅玕岂不珍”,琅玕象征珍贵的美玉,暗示了京城中贵人们的地位和尊贵。然而,诗人接着说“玉屑竟谁饭”,暗示他们的生活并非只有奢华,也可能有孤独和无奈。
接下来,“桧树郁冬皋,木叶辞秋苑”描绘了一幅深冬景象,桧树在寒气中茂盛,而木叶已从秋日的园林中凋零,寓示着诗人与京城友人的分离,以及时光的流逝。
“衿曲自悠悠,衣带日趋缓”通过衣襟宽松和腰带渐宽,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日渐消瘦,流露出对京城亲友的深深挂念。
最后两句“乘月望风霄,人遥尺书断”,诗人想象自己在月夜中遥望京城,与亲朋的书信往来因距离遥远而中断,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感伤和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运用了象征和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京城贵友的思念和自身境遇的感慨。
锦屏山下有家园,每岁家园过禁烟。
早是三春天气好,那堪百里主人贤。
同于一派水边饮,醉向万株花底眠。
明日归鞍遂东指,上阳风景更暄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