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四》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四》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咸阳古秦地,人物誇富强。

勃蹊与谇语,礼义失其防。

粤从炎汉兴,风俗杂五方。

乡里重游侠,侈靡视为常。

阅历千百年,政教渐更张。

矧值圣明世,习俗愈淳良。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从秦至明,长安地区社会风貌的变迁。开篇“咸阳古秦地,人物誇富强”,点明长安作为古都的历史地位和曾经的繁荣景象。接着“勃蹊与谇语,礼义失其防”两句,以对比手法揭示了秦末社会秩序的混乱,礼法松弛。

“粤从炎汉兴,风俗杂五方”转而描述西汉时期,长安作为首都,各地文化汇聚,形成了多元融合的社会风气。“乡里重游侠,侈靡视为常”则聚焦于民间风尚,展现了游侠之风盛行,奢侈浪费被视为常态的景象。

后半部分“阅历千百年,政教渐更张”承上启下,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教化逐渐发生改变。“矧值圣明世,习俗愈淳良”总结全诗,强调在圣明之世,社会习俗更加淳朴善良,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与赞美。整首诗通过历史变迁的视角,反映了长安地区社会文化的演变,以及作者对于社会进步的期待。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送襄阳卢判官奏开河事

千里趋魏阙,一言简圣聪。

河流引关外,国用赡秦中。

有诏许其策,随山兴此功。

连云积石阻,计日安波通。

飞棹转年谷,利人胜岁丰。

言归汉阳路,拜手蓬莱宫。

紫殿赐衣出,青门酣酌同。

晚阳过微雨,秋水见新鸿。

坐惜去车远,愁看离馆空。

因思郢川守,南楚满清风。

(0)

经李蒙颍阳旧居

同心而早世,天道亦何论。

独有山阳宅,平生永不谖。

青溪引白鸟,流涕吊芳荪。

蔓草入空室,丛篁深毁垣。

旧游还在眼,神理更忘言。

唯见东山月,人亡不去门。

(0)

酬刘员外雨中见寄

苦雨滴兰砌,秋风生葛衣。

潢污三径绝,砧杵四邻稀。

分与玄豹隐,不为湘燕飞。

惭君角巾折,犹肯问衡闱。

(0)

送柳道士

去世能成道,游仙不定家。

归期千岁鹤,行迈五云车。

海上春应尽,壶中日未斜。

不知相忆处,琪树几枝花。

(0)

送符别驾还郡

骥足骎骎吴越关,屏星复与紫书还。

已知从事元无事,城上愁看海上山。

(0)

送友人如边

去日重阳后,前程菊正芳。

行车辗秋岳,落叶坠寒霜。

云入汉天白,风高碛色黄。

蒲轮待恐晚,求荐向诸方。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